【摘 要】
:
以蛋白质为代表的天然酶存在稳定性较差、制备和储存成本高、分离纯化困难等缺点。纳米酶模拟了天然酶的催化活性,且其制备成本低、催化活性高且可调,克服了天然酶存在的不足,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氧化铈材料的氧化还原机制独特,是一种优异的纳米酶材料,以氧化铈材料为基材,通过贵金属铂的负载,可以起到很好的协同效果,增强其纳米酶活性。然而,传统的化学制备法存在操作复杂、能耗大且在制备过程中易造成污染等一系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蛋白质为代表的天然酶存在稳定性较差、制备和储存成本高、分离纯化困难等缺点。纳米酶模拟了天然酶的催化活性,且其制备成本低、催化活性高且可调,克服了天然酶存在的不足,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氧化铈材料的氧化还原机制独特,是一种优异的纳米酶材料,以氧化铈材料为基材,通过贵金属铂的负载,可以起到很好的协同效果,增强其纳米酶活性。然而,传统的化学制备法存在操作复杂、能耗大且在制备过程中易造成污染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超临界流体技术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绿色环保、易于调控等优点,在纳米颗粒制备方面优势显著。本文采用超临界抗溶剂法快速制备Pt/Ce O2纳米颗粒,并构建了葡萄糖的快速比色检测方法,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以CO2为抗溶剂介质,乙醇为溶剂,设计全因子实验考察了不同因素对“纳米反应器”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压力为150 bar、溶液进样速率为0.5 m L/min、反应温度为35℃时,可以制得颗粒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在67 nm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PVP)包覆乙酰丙酮铈聚合物纳米球。然后,将PVP包覆乙酰丙酮铈聚合物纳米球作为前驱体经过空气气氛600℃焙烧2 h得到Ce O2纳米颗粒。考察了乙酰丙酮铈和PVP在1:0、10:1、5:1、1:1四个不同质量比下最终制备的Ce O2纳米颗粒的结构、Ce元素价态以及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乙酰丙酮铈和PVP质量比为5:1时,制备的Ce O2呈现较为明显的空心结构,且Ce3+所占比例最高,Ce3+/(Ce3++Ce4+)%为20.59%,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最佳。最后,在确定了PVP最佳加入量的基础上,引入六水合氯铂酸以制备负载Pt的Pt/Ce O2纳米颗粒,考察了六水合氯铂酸加入量对制备的Pt/Ce O2纳米颗粒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六水合氯铂酸后制备的Pt/CeO2纳米颗粒比CeO2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更高。其中,Pt/Ce O2-S16在p H=3.5、40℃时具有最大酶活,稳态动力学结果显示其遵循米氏方程。使用Pt/Ce O2-S16对葡萄糖进行检测,检测限为11.9μM,检测的线性范围100-500μM,且对葡萄糖的检测具有较好的抗干扰特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工作充分利用了超临界流体技术的优势,开发了利用超临界抗溶剂法快速、绿色、易于调控地制备Pt/Ce O2纳米粒子的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对葡萄糖的快速比色检测,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开拓性,对金属氧化物基纳米酶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选择。
其他文献
酶催化在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酶在恶劣环境中的操作范围有限或低可回收性,制约了酶在生物催化方面的潜力。金属有机骨架(MOFs)作为多孔活性载体,可以通过固定和稳定酶来克服酶的这些限制。近年来,MOFs作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固体载体而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其高度可调的有机配体以及潜在的空位空间,使其不仅可以作为酶的有效固体载体,而且也可以增强酶的选择性、稳定性和/或活性。本文旨在探
可再生生物质能源为维持全球碳循环平衡、减缓全球变暖做出了重大贡献,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生物质原料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其中,利用可生物降解的多糖原料(如纤维素、地衣多糖、木葡聚糖、木聚糖、葡甘聚糖等)具有重大价值。糖苷水解酶(Glycoside hydrolases,GHs),如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地衣多糖酶等,通过内/外切水解糖苷键将可生物降解的多糖水解成单糖、寡糖或它们的复合物,进而
红花变豆菜(Sanicula rubriflora Fr.)又名鸡爪芹、大叶芹和紫花变豆菜等,隶属于伞形科(Apiaceae)变豆菜亚科(Saniculoideae)变豆菜属(Sanicula L.),多年生草本植物。红花变豆菜茎不分枝,花色为紫红色,集中分布于中国东北三省处,是第三纪孑遗植物。目前学者比较关注伞形科中芹亚科和变豆菜亚科属下关系,但是变豆菜属属下亲缘地理学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
姜黄(Curcuma longa L.)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素类化合物是姜黄块茎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抑菌、抗癌、抗氧化、抗HIV等多种生物活性,但由于其水溶性差、提取率低、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极大地限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潜力。通过微生物转化法对姜黄素进行结构改造,可获得更高活性、应用范围广、商业价值高的姜黄素衍生物。本研究从姜黄块茎中分离内生真菌,筛选能够转化姜黄素生成姜黄素氢化衍生物的菌株,
近年来,基于DNA的模拟酶(脱氧核酶,DNAzymes)引起了研究领域的新浪潮。G-四链体(G-quadruplex,G4)是一种特殊的DNAzymes,是富含鸟嘌呤的DNA单链,在阳离子作用下,经过折叠后形成的四链体结构,具有可编程、易修饰的优势。因此,G4在催化、传感和靶向药物等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力。其中,G4与血晶素(hemin)结合形成具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
近年来,旋转泡沫填料反应器因其优异的传质效率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这种新型搅拌釜式反应器内部结构复杂、流动形态多变,传统实验方法很难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进而无法对其建立有效的模型进行合理放大,同时目前针对搅拌器的传质研究亦不够深入,所以严重阻碍了旋转填料泡沫反应器在工业上的应用和推广。针对旋转泡沫填料反应器目前存在的问题,本实验以反应器内多相流动为着手点,通过高速摄像机等手段对其气泡和液体流
近年来,磁性纳米粒子(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因具有优秀的磁学性能、机械性能和比表面积等特点,而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材料,在生物医学、催化和固定化等方面均被广泛应用。其中,将MNPs应用于固定化酶,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即为对其进行功能化修饰。传统制备和修饰MNPs的方法是通过添加有机溶剂(如戊二醛、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铵等)将MNPs与官能团偶联,以制
单细胞分析能够如实反映细胞个体间的差异性,有利于研究生物系统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探究生命活动规律,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视野和方法。微流控芯片技术由于具有高通量、集成化程度高、自动化、微型化等特点,尤其是芯片内的微通道尺寸与细胞尺度接近,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的相关研究。将微流控芯片用于单细胞分析可以从单细胞水平解析肿瘤或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生化信息转化和调控机制,为生物医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
众所周知,农作物的生长总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有害昆虫造成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化学农药的出现曾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也破坏了农田生态系统,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为了减少或替代化学农药使用,找到更好防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手段是当前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昆虫信息素是昆虫自身产生释
精准构筑金属氧化物的空间结构是探明其构效关系及催化反应机理的前提。近年来,以自然界的生物材料为模板,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构建具有生物模板精细分级结构的新型材料备受关注。本论文以天然的油菜花粉为生物模板,制备具有生物遗态结构的Ce O2和Co3O4,分别用于CO催化氧化,并采用多种表征手段研究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及组成,揭示催化剂的构效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油菜花粉模板制备Pt/bio-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