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后指使逃逸的刑法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w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肇事后指使逃逸的,对指使人能否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司法解释对此做了肯定性规定,但从相关刑法理论的角度出发,这仍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有论者认为对指使人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并无不当之处,肯定论者多以交通肇事罪存在故意的罪过形式为由而支持指使人成立交通肇事罪的共犯的观点;亦有学者批判此观点的合理性,否定论者多以我国刑法不承认过失共同犯罪为由对司法解释提出质疑。根据我国刑法立法及刑法原理否定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成立更具合理性。从罪刑法定原则的角度来看,我国并无关于指使逃逸的刑法条文,对指使人以共犯论处的依据来源于司法解释,司法解释似有定罪之嫌。从共犯本质看,我国刑法立法采犯罪共同说,交通肇事罪作为过失犯罪不应存在共犯形态。犯罪的本质是对法益的侵害,侵害不同法益的行为应当构成不同的罪,也无以成立共犯。判断行为构成犯罪的主要标准是是否存在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指使逃逸是交通肇事犯罪完成后的行为,指使逃逸行为并非交通肇事犯罪构成的要件,也不符合交通肇事修正的犯罪构成,对指使人以共犯论难以让人信服。交通肇事后逃逸和指使逃逸的罪过形式刑法并未明确,将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解释为过失更为合理;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肇事者与指使人不具备成立共犯的条件。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根据,逃逸致人死亡虽有死亡结果发生,但并非结果加重犯,逃逸致人死亡应从整体上理解为加重情节,指使作为加重情节的非罪行为不成立基本罪的共犯。指使逃逸行为如何定性,学者们见解不一,主要有窝藏、包庇罪、遗弃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杀人罪等观点。在我国当前立法例下以上述各罪来定性都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对指使逃逸行为应作具体分析,指使人指使单纯逃逸的,对指使人应以无罪论;指使人指使移置逃逸的,视情况做无罪处理或考虑是否构成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其他文献
水稻是温州市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生产实际中,不可避免的灾害性天气、落后的农田基础设施和配套技术难以推广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温州市
在城市交通路网当中,交叉口是一个关键的交通节点,是造成车流延误以及中断的主要因素,也是城市路网中交通流特性较为复杂的交通节点,由于车流交错及信号控制的原因,交叉口的
现代汉语“有+N双”构式指的是动词“有”后面直接接一个双音节名词构成的语法单位,两个成分之间内部结构关系为述宾,外部整体功能并不同一,本文借鉴概念整合理论,经过研究论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先驱。本文分析了伍尔夫如何在生活和文学中争取更多的女性话语权,以及伍尔夫以小说为代表所进行的女性话语权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思考。
在提出计算机信息管理课程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对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ERP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讨,旨在总结该课程体系构建的特色。
在全球化与后工业化时代,社会呈现出了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也以风险社会的形式呈现给了我们。在这一条件下,如何开展行动以及如何通过行动而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是需要
提壶揭盖法是中医学在历经数千年发展过程中,基于生活现象总结出来的一种临证验法.笔者运用提壶揭盖法治疗小儿便秘、 血尿等下焦病证气疗效颇佳.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同时,法制建设、司法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打击犯罪,保障社会政治、经济稳定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但在现实司法领域中,发生大量的犯罪嫌疑人外逃现象,
研究背景及目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抗凝、降脂、增加成骨、促进纤溶等方法仅仅针对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中的某一方面,治疗效果并不确切、并发症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会计核算是对其资金运动过程的系统、连续、全面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