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考察了宏观制度变迁与微观制度变迁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此为依据,探寻以山东临沂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最优路径。
首先基于宏观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视角,依据合约执行机制的内在理论逻辑,及该问题在制度分析中达成均衡所涉及的不同组织层面,述评了比较历史制度分析领域的现有研究成果,并初步梳理出历史、制度及变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制度及变迁对民营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创新性引入了比较历史制度分析的研究视角与方法,明确了本文研究问题的基本理论逻辑。
接下来我们将“发展路径”与“中国民营经济”问题结合起来,回顾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分析成果,重点介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因、阶段性重点、发展模式等问题。
在第三章中,我们借助于模型分析了宏观制度变迁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表明:只有“自发”发展的民营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对地方政府形成有效激励,才能通过两者间的合作均衡来实现弱化政治约束和提高产权保护的内生制度变迁。进一步理论分析则表明能实现宏观制度变迁是民营经济地区间发展差异形成的关键性因素。
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大多数制度变迁都会涉及微观层面的企业制度和组织形式的演变,第四章对民营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两类民营企业的具体企业制度和组织形式一一挂户经营和股份合作进行具体剖析,并结合重要历史事件和地区间经济发展比较研究,论证了这两种制度安排的有效性及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理论分析则表明,在中国转型初期一定的区域历史条件和制度环境中所有权结构属于私人产权的企业制度和组织形式,尽管面临着较强的政治约束,但已经是比地方政府拥有企业控制权的配置方式更为有效的制度安排,是中国经济转型中部分地方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
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民营经济历经20多年的艰苦历程,逐渐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从而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1),快速发展阶段(1982-1985)、调整巩固阶段(1986-1989)、持续发展阶段(1990-1997)、提高发展阶段(1998-至今)。作为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城市,临沂民营经济的统计数据也表现出类似的发展历程,第五章对临沂有关民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验证了这一点。宏观制度变迁的同时,微观制度一一企业制度也在发生变迁,微观层面的案例分析则着力于解释单个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演变过程。事实上,正是由于微观经济组织具有了较高的经营效率,民营经济才能取得整体推进的宏观绩效,我们以鲁南制药集团为例说明临沂民营经济发展的微观制度变迁情况。
第六章分析了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制度障碍。从现实情况看,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多后发优势,但区域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目前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路径正面临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曾经遭遇的难题,它们构成了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制度难题:一是在民营经济整体发展思路方面存在着国有企业全面民营化的误区;二是在地方政府行为方面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三是在民营企业发展机制方面存在着创新机制残缺的困境。
在本文的最后一章,我们探索了以临沂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的有效路径包括:一是以政府行为为核心来完善欠发达地区经济空间的外部框架和内部规则;二是以企业行为为核心推动企业制度变革和企业集群发展,以增强各种经济主体的竞争能力;三是以市场中介组织和非正式规则为核心完善欠发达地区经济体系的润滑机制。这三个层面的重要内容构成了三元体系,它既代表着推动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三种重要力量,又揭示了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形成持续发展机制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