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胶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骨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o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接骨胶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IFF)术后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评价接骨胶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而为接骨胶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Ia至Ic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即接骨胶囊组34例和对照组,即骨愈灵胶囊组34例。选取的两组患者应满足:都有类似的病程、手术治疗方法、统计学特点和定期检查等。上述两组均采用口服药物治疗,治疗组口服接骨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骨愈灵胶囊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2周、4周及8周后进行疗效评估,所评估的指标包含:1、症状学评估,包括止疼效果评价以及创伤性髋关节功能评分(见附表1);2、血清学检测,包含对碱性磷酸酶(AKP),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血清钙(Ca),血清磷(P),血清镁(Mg)等数据的检测;3、影像学评估,包括骨折愈合X线评分(见附表4),并对这几方面指标观察量化后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组内及组间的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经过8周时间系统的治疗,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达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而在组内比较时,这两组患者治疗后在止疼效果评价及创伤性髋关节功能评分上均有很大的改善,止疼效果及创伤性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了两组药物在改善日常生活基本能力及临床症状起到了较好的疗效。2.在血清学检测时,大部分观测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充分表明两组药物在治疗前后对骨折的愈合等均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3.在影像学评估中,对骨折线愈合的影像学改变差异明显(P<0.05),这就说明两种药物不仅仅是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能够改善了骨折线愈合的影像学表现。2.在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上,接骨胶囊组的临床疗效与骨愈灵胶囊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证明了接骨胶囊组改善患者日常生活基本能力及临床症状的效果优于骨愈灵胶囊组。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在血清学指标的检测上,接骨胶囊组与骨愈灵胶囊组的大部分子项目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接骨胶囊影响骨折因素的激素及离子的能力优于骨愈灵胶囊。在影像学表现中,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骨折线愈合的影像学改变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接骨胶囊组改变骨折线愈合的影像学表现优于骨愈灵胶囊组。结论:(1)接骨胶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改善日常生活基本能力及临床症状优于骨愈灵胶囊。(2)接骨胶囊促进骨折愈合能力优于骨愈灵胶囊。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观察益气降酐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脾肾气虚兼湿浊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名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脾肾气虚兼湿浊证)患者随
目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而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国外多项大型研
目的探究新生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typeⅡepithelial cell, AT-Ⅱ)的原代培养方法。通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制造细胞炎症模型,芪蛭皱肺颗粒给药干预,观
目的:观察益元丸对气虚体质者体质转化分、疲劳状态以及NK细胞活化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气虚体质形成的原因、益元丸对气虚体质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为气虚体质的调治提供新
目的:研究欣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血清胃泌素的影响,探讨欣胃颗粒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方法:采用以MNNG为主的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CAG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是一种以多种发病因素为诱因,以急性、进行性、低氧血症性呼吸窘迫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综合症。因为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且其发
目的:运用二步五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宄,能明显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近而验证本法的应用,对颈椎病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
目的以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 ISO)注射诱发的急性心肌痛大鼠为观察对象,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观察电针“内关”对大鼠心肌、脊髓背角、下丘脑部位的P2X3受体蛋白和mRNA表
<正>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也日益成为我国外贸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跨境电商的发展,为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广阔的前景。然而,目前地方高
骨骼肌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伤后愈合时间长且容易疼痛、僵硬、肌萎缩、直至肌肉疤痕形成,导致运动能力丧失。因此,如何防治骨骼肌损伤、改善骨骼肌损伤预后,成为当前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