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与价值的融合——论普特南对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批判与重建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ume_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希拉里·普特南是数十年来英美哲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在哲学界享有极高声誉。普特南关于事实与价值问题的论述是他内在实在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他关于指称/意义的主张、真理/合理性的学说以及对道德哲学的思考等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普特南运用了大量笔墨对事实与价值二分法进行了批判。他审视了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历史和现实,通过对二分法的“事实”概念的批判,解构了二分法的形而上学基础,从而宣告了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   最为可贵的是,普特南在批判了事实与价值二分法之后,又以合理的可接受性理论为基点,对事实与价值问题进行了重建。他认为,事实与价值不是二分的,而是融合的。普特南对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批判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多数学者认为普特南的批判是击中要害的。然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普特南对事实与价值融合问题的论证具有不足之处,因为他没有对事实与价值的区别进行详细论述。因此,本文以普特南的事实与价值融合问题为切入点,对普特南的事实与价值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地分析。   本文首先考察了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历史,论述了普特南对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批判。普特南批判了二分法的“事实”概念,认为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是建立狭隘的“事实”基础上的,因而是站不住脚的。其次,对普特南的事实与价值融合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普特南认为,事实本身预设价值,价值又蕴含事实内容,事实与价值是融合在一起的。从而否定了事实与价值的二分关系,也否定了科学论断与伦理判断之间的主观/客观二分。最后,本文在分析学界同行对事实与价值融合问题的相关评价的基础上,从逻辑推理的角度入于,把关于事实与价值的判断划分为:纯粹的事实判断、厚的伦理判断和纯粹的伦理判断。并通过逻辑推理来证明:从纯粹的事实判断推不出厚的伦理概念与纯粹的伦理概念,从纯粹的伦理判断也推不出厚的伦理概念与纯粹的事实概念。这表明,事实与价值既相互融合,又有一定的区别,我们必须从整体的观点来看待事实与价值的关系。
其他文献
本文以朱子的《中庸章句》为主要研究依据,以朱子在该书中对“性”、“道”、“诚”等传统儒学核心观念的理学解释为具体分析对象,来探讨朱子在北宋理学发展的新思想背景下是
纳尔逊·曼德拉先生为首的非洲人国民大会领导南非通过民族和解的和平手段解决了国内激烈的种族矛盾并成功实现社会转型,结束了南非长达几百年的种族隔离制度。纳尔逊·曼德
马克思哲学观研究对于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以及革命后马克思对于哲学的定位有重要意义。文章开始从语言符号角度切入马克思哲学并逐步深入到其内部,并从内涵上把握“马克思”
生命观,基本来说,就是人们对生命的总体认识和看法。庄子的生命观是庄子思想中的重要部分,体现着庄子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以道家的最基本理论--“道”为理论基础,庄子的生命观主
“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和思想,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对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形成中国古代哲学中独特的“静”思想。本文从老子、庄子、《管子》、荀子的
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意向性的概念史、问题域及其研究意义,以铺垫丹尼尔·丹尼特意向姿态理论的背景,并比较了了意向性问题的两种研究进路(现象学的和分析哲学的),论述了它们
希波克拉底是希腊古典时代著名的医生,也是自然科学家、思想家。他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他的医学哲学观来源于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形成于丰富的行医实践当中,并扎根在伯
城市低保救助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具有极强的人文意蕴和伦理意味,体现了人道主义、公民权利、分配正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伦理思想。自1993年上海市启动城市最低
吕贝尔是西方马克思学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在整理出版马克思的著作方面做了极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选取的主要是吕贝尔马克思学的其中一个观点,即马克思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