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1)中明确提出:“文学审美是语文学科区别于自然科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学所具有的这种特殊的审美属性,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传统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以其凝练传神的语言,独特的意境及丰富的人文情怀带给世人无尽的美感。古典诗词蕴含丰富的审美因素,对中学生的教育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习鉴赏古诗词,领略其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人情美,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受应试制度的影响,古典诗词审美教学出现功利化倾向,很多教师将诗词肢解为字词释义,典故介绍,句义解读等,忽视对诗词的整体性、审美性把握,忽略了对学生审美性和人文性的培养,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这些问题,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新课标号召,在中学生古典诗词美育方面作出有效的调整,既要教授学生基础知识,更要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下工夫,使古诗词教学在中学生审美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论文从高中阶段的审美教育现状出发,论证了审美教育对中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关注学生本身在古诗词审美教学中的探究,总结出提高审美教学效率应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情感体验原则、自主能动原则、寓教于乐原则、以及平等对话原则。在相关原则的指导下,本文仔细论述了古典诗词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的实施策略:营造良好的审美情境、挖掘独特的审美要素、品味深远的意境之美、设计完整的审美环节,以期对高中古诗词审美教学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