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安氏Ⅱ~2亚类作为一类复杂的错牙合畸形,临床上较为常见。这种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为:一、前牙表现为直立偏舌倾,并伴有下颌后缩;二、磨牙表现为一侧远中关系,一侧中性关系,左右牙弓的形态不对称,并伴有中线偏斜。这些特征使得这类患者的咬合功能状态表现异常:一、前牙内倾使得口颌系统丧失了正常的切导功能,患者在最大牙尖交错咬合运动时咬合不能同时而均匀地接触,在前伸或侧方等咬合运动时于前磨牙至磨牙区产生额外的牙合干扰;二、磨牙关系的不对称使得患者咬合时,左右牙弓的咬合状态不对称,可能引起颅面部肌群的平衡失调,甚至导致颞颌关节的结构或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异常等,这对口颌系统的功能状态造成严重影响。当代正畸治疗,不但追求达到良好的静态牙合目标,同时追求实现理想的动态牙合功能。对安氏Ⅱ~2亚类患者,准确定量分析其正畸治疗过程中咬合功能状态的改善情况,成为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T-Scan等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作为可以同时记录咬合静态及动态变化的工具,其精确性与准确度已得到认可,对正畸咬合测量与咬合改善情况评估精确快速。因此本研究通过T-Scan评价安氏Ⅱ~2亚类患者排齐整平前后咬合功能状态的改变,以指导临床。目的本研究选取安氏Ⅱ~2亚类患者,采用非拔牙、直丝弓固定矫治技术,在治疗前及排齐整平后,对患者进行T-Scan咬合记录并分析。比较:一、治疗前与排齐整平后由于牙牙合关系的改变而造成的咬合功能状态的变化;二、治疗前及排齐整平后安氏Ⅱ~2亚类患者Ⅱ类磨牙关系侧与I类磨牙关系侧咬合状态的差异。评价正畸治疗对安氏Ⅱ~2亚类患者咬合功能状态的影响,以及T-Scan对正畸治疗所造成的患者咬合状态改变测量的准确性,通过这些评价以期为安氏Ⅱ~2分类亚类患者的临床诊疗及其意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4名安氏Ⅱ~2亚类正畸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5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17.86±1.56)岁;同时选取14名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20.77±2.62)岁。在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及排齐整平后(观察组),采集如下的T-Scan咬合数据:一、最大牙尖交错位咬合时咬合接触时间、牙合力值、咬合接触点数目及牙合力中心点位置(COF)等;二、前伸咬合位咬合时咬合分离时间、牙合力值及咬合接触点数目等;三、侧方咬合位咬合时咬合分离时间、牙合力值及咬合接触点数目等。使用SPSS 24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等,分析治疗前及排齐整平后,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志愿者在最大牙尖交错位、前伸咬合位、侧方咬合位等不同牙合位的咬合时间、牙合力值分布、咬合接触点数目等的变化特点。结果1最大牙尖交错位咬合时1.1咬合接触时间测量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咬合接触时间(t=9.111)大于对照组;排齐整平后与对照组对比,咬合接触时间(t=4.062)大于对照组。在排齐整平后,观察组咬合接触时间减少了(0.60±0.29)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牙合力值测量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I类侧总牙合力值(t=-4.685)小于对照组,其中I类侧前牙区(t=5.027)大于对照组,后牙区(t=-7.471)及尖牙与前磨牙区(t=-4.571)小于对照组;Ⅱ类侧总牙合力值(t=4.673)大于对照组,其中Ⅱ类侧前牙区(t=5.119)、尖牙与前磨牙区(t=13.636)均大于对照组;排齐整平后与对照组相比,I类侧前牙区(t=-5.030)、尖牙与前磨牙区(t=-3.337)小于对照组;Ⅱ类侧前牙区(t=-3.213)小于对照组,尖牙与前磨牙区(t=6.048)大于对照组。治疗前,观察组I类侧与Ⅱ类侧对比,Ⅱ类侧(t=-7.508)大于I类侧,其中Ⅱ类侧前牙区(t=-2.999)、后牙区(t=-5.557)、尖牙及前磨牙区(t=-7.187)均大于I类侧;排齐整平后I类侧与Ⅱ类侧对比,Ⅱ类侧(t=-7.005)大于I类侧,其中Ⅱ类侧后牙区(t=-5.557)大于I类侧。排齐整平后,观察组I类侧总牙合力值增加了(7.26±4.89)%,其中前牙区减少了(12.22±5.19)%,后牙区增加了(18.01±10.45);Ⅱ类侧总牙合力值减少了(7.22±4.87)%,其中前牙区减少了(13.81±8.00)%、尖牙前磨牙区减少了(4.89±4.53)%,后牙区增加了(6.61±11.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接触点数目测量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I类侧(t=2.733)大于对照组,其中I类侧前牙区(t=3.774)大于对照组;Ⅱ类侧(t=-6.677)小于对照组,其中Ⅱ类侧前牙区(t=4.103)大于对照组,后牙区(t=-9.212)、尖牙与前磨牙区(t=-5.469)小于对照组;排齐整平后与对照组相比,I类侧(t=-2.091)小于对照组,其中I类侧前牙区(t=-5.055)、尖牙与前磨牙区(t=-4.725)均小于对照组;Ⅱ类侧(t=-4.272)小于对照组,其中Ⅱ类侧前牙区(t=-6.220)、尖牙与前磨牙区(t=-5.365)均小于对照组。治疗前,观察组I类侧与Ⅱ类侧对比,I类侧后牙区(t=7.125)、尖牙及前磨牙区(t=8.758)大于Ⅱ类侧;排齐整平后I类侧与Ⅱ类侧对比,I类侧后牙区(t=3.329)大于Ⅱ类侧。排齐整平后,I类侧减少了(25.14±19.07),其中前牙区减少了(21.79±11.45),尖牙及前磨牙区减少了(13.79±11.92);Ⅱ类侧前牙区减少了(21.50±4.69),后牙区增加了(23.71±13.26),以上测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4牙合力中心点位置测量排齐整平,观察组后牙合力中心点(t=-5.891)小于对照组;较治疗前减少了(5.86±8.64)mm,以上测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前伸咬合时2.1咬合分离时间测量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咬合分离时间(t=8.853)大于对照组;排齐整平后与对照组对比,咬合分离时间(t=3.528)大于对照组。在排齐整平后,实验组咬合接触时间减少了(0.43±0.25)s。以上测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牙合力值测量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I类侧前牙区(t=-18.448)小于对照组;Ⅱ类侧(t=18.421)大于对照组;排齐整平后与对照组相比,I类侧前牙区(t=-15.317)小于对照组,Ⅱ类侧前牙区(t=15.293)大于对照组。治疗前,观察组I类侧与Ⅱ类侧对比,Ⅱ类侧(t=-37.913)大于I类侧;排齐整平后I类侧与Ⅱ类侧对比,Ⅱ类侧前牙区(t=-5.557)大于I类侧,以上测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齐整平后,观察组I类侧前牙区增加了(2.86±8.60),Ⅱ类侧前牙区减小了(2.86±8.60),以上测量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3接触点数目测量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I类侧前牙区(t=-10.539)小于对照组,Ⅱ类侧前牙区(t=2.283)大于对照组;排齐整平后与对照组对比,I类侧(t=-2.960)小于对照组,Ⅱ类侧(t=2.627)大于对照组。排齐整平后,观察组I类侧前牙区接触点数目增加了(1.57±1.70)。以上测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及排齐整平后I类侧与Ⅱ类侧对比,I类侧前牙区(t=0.325)、(t=0.400)均大于Ⅱ类侧,以上测量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向Ⅱ类侧侧方咬合时3.1咬合分离时间测量: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前(t=6.406)及排齐整平后(t=9.452)咬合分离时间均大于对照组;以上测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排齐整平后,咬合分离时间较治疗前增加了(0.10±0.25)s,以上测量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牙合力值测量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工作侧牙合力值(t=-3.786)小于对照组,非工作侧(t=3.786)大于对照组;以上测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齐整平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工作侧牙合力值(t=-1.942)小于对照组,非工作侧(t=1.942)大于对照组。以上测量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齐整平后较治疗前,工作侧牙合力值增加了(2.78±4.52)%,非工作侧牙合力值减少了(2.78±4.52)%,以上测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接触点数目测量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t=-8.033)及排齐整平后(t=-7.042)工作侧咬合接触点数目均小于对照组。以上测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齐整平后较治疗前,工作侧减少了(0.71±6.62),非工作侧减少了(0.14±1.35),以上测量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向I类侧侧方咬合时4.1咬合分离时间测量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t=6.201)及排齐整平后(t=4.587)咬合分离时间均大于对照组,以上测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齐整平后较治疗前咬合分离时间增加了(0.05±0.25)s。以上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牙合力值测量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工作侧牙合力值(t=-4.407)小于对照组,非工作侧(t=4.407)大于对照组;排齐整平后,工作侧牙合力值(t=2.118)大于对照组,非工作侧(t=-2.118)小于对照组;排齐整平后较治疗前,工作侧增加了(14.64±26.74)%,非工作侧减少了(19.55±15.20)%。以上测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3接触点数目测量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工作侧咬合接触点数目(t=-9.316)小于对照组,非工作侧咬合接触点数目(t=4.039)大于对照组。排齐整平后,观察组工作侧咬合接触点数目(t=-6.180)小于对照组。排齐整平后较治疗前,工作侧咬合接触点数目增加了(18.93±23.06),非工作侧减少了(2.14±2.63)。以上测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于安氏Ⅱ~2亚类患者,正畸排齐整平有利于解除前牙闭锁状态,恢复牙齿正常轴倾度,调整磨牙关系,部分改善咬合接触状态,但仍需通过后期治疗进一步调整咬合关系;2.对于安氏Ⅱ~2亚类患者,正畸治疗可减少Ⅱ类侧咬合,增加I类侧咬合,有效缓解双侧牙合力不平衡的状态;3.应用T-Scan ⅡI咬合分析系统可以准确分析正畸排齐整平过程中咬合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