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性与整体性研究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而要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在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仍然不能很好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特别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系统化和整体化的问题尤为突出。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何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融入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本文结构分为四章,除第1章对本文选题研究的缘起、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等方面作了概要性说明外,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第2章)。主要针对如何系统性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教材体系和教育理念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规划,其中重点研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如何全面覆盖并避免重复和遗漏的问题,还就在教学体系和教育理念上如何坚持系统性进行了探讨。第二部分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设计(第3章)。主要研究的是如何整体性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如何在教学环节、课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育与日常生活、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等方面做到有计划并保持一致性进行了设计。第三部分阐述实施这些系统性规划与整体性设计的条件保障(第4章)。主要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评价机制等教育自身条件,研究探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系统性与整体性问题。本文力图通过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上的系统性规划和教育方式上的整体性设计,为完善大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力图通过研究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系统融入教材体系及整体性设计的四个一致性等成果,来直接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对完善大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起到积极的启示作用。但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个人知识的欠缺、思想的局限性等原因,文章避免不了的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正>小儿肌性斜颈是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颈部偏斜,表现为患儿头部向患侧歪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后期造成颜面部变形。若治疗不及时,将造成头部歪斜,活动受限,面部畸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分化模型探讨Notch信号通路对角膜缘上皮细胞分化过程中黏液素5AC(MUC5AC)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体外细胞培养24和48h时Notch1、No
对硬头黄(Bambusa rigida)、巨竹(Gigantochloa levis(Bles)Merr)、马甲竹(Bambusa tulda Roxb)和梁山慈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的化学成分和纤维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
目的:观察治未病贴膏对支气管哮喘冬病夏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l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未病贴膏组60例和传统贴膏组6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未病贴膏组和传统
机电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处于关键的环节,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关键就是消防弱电系统的安装,必须保证其有过硬的质量。所以,本文将详细探讨机电安
"生态课堂"就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课堂形式。生态课堂构建应具备四大基本环节:创设情
<正> 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徐家汇法国天主堂圣母院正式创立聋哑学校。初期,圣母院育婴堂在收养的社会弃婴中偶遇聋哑儿童,由育婴堂内专事幼儿教养的法国"姆姆"(西方基督
<正>目次一绪论二时代与造型三地域分布四器物组合五使用等级六丧葬功能七结语一绪论在死者口中含以物品的习俗,从现有考古材料来看,至迟在仰韶文化中就已经出现。如陕西临潼
依照我国学前教育师资现状,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幼师中专毕业生仍然是幼儿师资的主要来源,幼师中专生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影响着我国未来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前教育
本文通过对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案例教学中学生应定位于主动学习者、积极合作者、善于表达者、有效倾听者和勇于辩论者的角色,进而分析了案例教学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