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而要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在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仍然不能很好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特别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系统化和整体化的问题尤为突出。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何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融入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本文结构分为四章,除第1章对本文选题研究的缘起、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等方面作了概要性说明外,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第2章)。主要针对如何系统性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教材体系和教育理念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规划,其中重点研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如何全面覆盖并避免重复和遗漏的问题,还就在教学体系和教育理念上如何坚持系统性进行了探讨。第二部分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设计(第3章)。主要研究的是如何整体性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如何在教学环节、课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育与日常生活、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等方面做到有计划并保持一致性进行了设计。第三部分阐述实施这些系统性规划与整体性设计的条件保障(第4章)。主要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评价机制等教育自身条件,研究探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系统性与整体性问题。本文力图通过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上的系统性规划和教育方式上的整体性设计,为完善大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力图通过研究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系统融入教材体系及整体性设计的四个一致性等成果,来直接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对完善大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起到积极的启示作用。但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个人知识的欠缺、思想的局限性等原因,文章避免不了的还有很多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