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药物是一类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而得到的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物。因其具有药理活性高、毒副作用小、营养价值高、治疗针对性强的特点而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药物。因此国内外医药学领域高度重视生物药物的研发和制备,而对其分析鉴定和检测则是将其推广至临床应用的基础。p53基因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它编码的p53蛋白在识别和修复DNA损伤、抑制细胞恶性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和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野生型p53基因的缺失会导致肿瘤的发生,然后细胞出现生长、凋亡和DNA修复功能的紊乱。据报道称,25%-35%的癌性神经细胞和70%-76%的胶质瘤细胞会出现p53基因的突变,所以恢复细胞中的p53蛋白功能被认为是神经肿瘤治疗的一种方法。由于p53蛋白的制备、检测及功能分析是其用于肿瘤治疗的基础,常规的检测方法如ELISA、Western blot等只能对p53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不能保证其生物活性,因此需要既能保证蛋白准确性又能检测其功能的方法来分析检测p53。p53蛋白细胞渗透性较低,仅靠自身难以穿过细胞膜进入神经肿瘤细胞,这使得p53蛋白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因此可考虑p53蛋白与具有穿膜效应的多肽结合来提高p53蛋白的转运效率。我们实验组前期发现一个新型衍生肽,命名为RDP (RVG-derived peptides),它的部分序列来源于狂犬病毒糖蛋白(rabies virus glycoprotein, RVG)嗜神经性的关键片段。实验发现其能携带BDNF蛋白及基因快速特异性地进入脑内并发挥功能,因此考虑将RDP与p53蛋白通过化学键连接,确定其分析方法并检测p53蛋白在细胞内的生物学功能,从而希望为抑制神经系统肿瘤,如恶性脑胶质瘤的生长增殖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ET28a-p53,将p53基因连接至pET28a中。优化了p53蛋白的制备条件,SDS-PAGE分析了p53蛋白的准确性,Folin-酚法对p53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然后分别制备并纯化了靶向性p53融合蛋白和p53蛋白。第二部分:分别合成了荧光染料FITC和罗丹明B异硫氰酸酯(RhoB)标记的靶向性p53融合蛋白和p53蛋白,并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了该蛋白的荧光强度,然后通过细胞实验和小动物活体成像分析检测了靶向性p53蛋白的细胞选择性和入脑可行性。第三部分:对靶向性p53融合蛋白的功能进行分析。通过MTT法检测靶向性p53融合蛋白的生物活性,并采用凋亡与坏死检测、流式细胞仪来探究靶向性p53融合蛋白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靶向性p53融合蛋白不仅对神经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更高,而且具有生物活性。这说明通过生物技术制备的靶向性p53融合蛋白既不会干扰RDP的生物功能也不会损害p53蛋白的活性,这可能为抑制神经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