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金融协同发展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受累于全球经济的疲软,中国经济的增长开始放缓。为了让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可持续的增长,需要有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出现,而中国政府给出的答案是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种战略性产业,必然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必须要依靠金融的力量支持其发展。一方面,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其产业特点有别于传统产业,需要金融业创新发展以匹配其融资需求。而另一方面,金融也需要外部给予其创新发展的必要动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金融的协同发展战略,既能够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能够实现我国金融业的创新发展。  本文首先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及特点,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进与金融业的发展过程。运用及拓展共生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协同理论,让其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金融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接着,阐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金融协同发展的“双向动力”,在互惠互利的机制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金融协同发展成为可能。并分析了在有基础的区域启动两者的协同发展,可以获得叠加效应、集聚效应、配置效应及创新效应四种协同发展效应。然后,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金融协同发展的演进过程进行分阶段的阐述,并特别对政府及市场在不同阶段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以广东省为具体的研究地域,分析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金融协同发展的现状,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协同度模型测算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金融协同发展的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金融的协同发展仍处于无协同及初期协同发展阶段。最后,对于如何顺利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金融协同发展,本文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高技术产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拥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研究价值。鉴于我国“诸侯经济”的特殊背景,我国区际间开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用户网络行为越来越深入,通过特定工具采集用户网络行为信息越来越成熟,新兴的商业模式都需要精准定位用户的行为用以决策支撑。而以往的研究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