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来源于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040606M71)、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KJ2008A139)、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4410)。对江淮合肥地区2015及2016年“白毫早茶”茶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系统调查,采用群落分析、主成分分析、通径分析、模糊聚类分析法等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明确了茶园内害虫天敌的群落结构和动态变化,可为茶树害虫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1.根据物种的营养结构将群落分为捕食类、植食类和寄生-中性类亚群落。2015年白毫早茶茶园中共调查节肢动物92种,53科;捕食类天敌的相对丰盛度为0.3361,天敌鳞纹肖蛸、锥腹肖蛸和斜纹猫蛛是主要的优势种;植食类的相对丰盛度为0.4447,在总群落中占主体地位,害虫双斑长跗萤叶甲、假眼小绿叶蝉、茶短须螨和茶蚜是主要的优势种;寄生-中性类昆虫的相对丰盛度为0.2192。2016年共调查节肢动物72种,53科,捕食类天敌的相对丰盛度为0.3140,植食类的相对丰盛度为0.4579;寄生-中性类昆虫的相对丰盛度为0.2281。2.用t检验分析法对2015年和2016年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参数之间的差异进行检验。当df=31时,t0.05=2.0392,t0.01=2.7442。结果是:个体数N(0.8751)、多样性指数H’(0.2381)、均匀度J(0.3935)和优势度D(0.4218)的差异均不显著;物种数S(2.0468)和物种丰富度R(2.3246)的差异显著;优势集中性C(6.1781)的差异极显著。两年间的主要害虫和天敌个体数量的t检验结果是:主要害虫中,差异显著的只有细蛾科的茶细蛾(t=2.2612);主要天敌中,两年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3.2015年白毫早茶茶园节肢动物各群落多样性指数的比较结果是:总群落>捕食类>植食类>寄生-中性类亚群落;2016年各群落多样性同2015年的变化趋势相同。4.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白毫早茶茶园总群落及其各亚群落特征参数S、N、C、H’、J、R、D进行分析,结果是:2015年茶园节肢动物总群落、捕食类天敌亚群落、植食类害虫亚群落和寄生-中性类昆虫亚群落的第二主分量的累计贡献率分别为79.9134%、86.3432%、89.1412%和83.9455%。2016年茶园节肢动物总群落、捕食类天敌亚群落、植食类害虫亚群落和寄生-中性类昆虫亚群落的第二主分量的累计贡献率分别为89.2946%、91.0323%、96.0861%和83.9455%。其中物种数和个体数对总群落及各亚群落的贡献率较大。2015年和2016年总群落和亚群落7项特征参数中,多数是S和R对总群落和亚群落贡献大。5.对两年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其他指标进行通径分析,2015年除优势度(D)外,其余群落特征参数皆与多样性指数成正相关,其中均匀度(J)最大,相关系数为0.99,直接作用为0.8658。通过多因子的综合间接作用,影响最大的是物种优势度(D),通过多因子综合作用最大为-0.996,为负作用。2016年除优势度(D)外,其余群落特征参数皆与多样性指数成正相关,其中均匀度(J)最大,相关系数为0.9942,直接作用为1.0195。通过多因子的综合间接作用,影响最大的是物种优势集中性(C),通过多因子综合作用最大为-1.0079,为负作用。各亚群落和总群落都是均匀度(J)的决定系数R2 j最大,对多样性指数的综合作用最大。6.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两年茶园各群落结构特征参数进行分析。2015年,当聚类距离为D=0.95时,把总群落分为3类;2016年,当聚类距离为D=0.92时,把总群落分为4类。2015年,当聚类距离D=0.90时,可将捕食类亚群落分为4类;2016年,当聚类距离D=0.97时,可将捕食类亚群落分为4类。2015年,当聚类距离D=0.94时,可将植食类亚群落分为4类;2016年,当聚类距离D=0.92时,可将植食类亚群落分为4类。2015年,当聚类距离D=0.85时,可将寄生-中性昆虫亚群落分为3类;2016年,当聚类距离D=0.90时,可将寄生-中性昆虫亚群落分为3类。7.采用最优分割法对两年茶园各群落结构特征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是:2015年,把总群落全年调查时间分割为7段时,开始趋于平缓,此时的误差函数为2.7707。捕食类天敌亚群落、植食类害虫亚群落和寄生-中性类昆虫亚群落全年调查时间分割为9段、11段、7段,误差函数分别为0.4849、0.7828、2.554。2016年,把总群落、捕食类天敌亚群落、植食类害虫亚群落和寄生-中性类昆虫亚群落全年调查时间分割为8段、8段、7段和8段,误差函数分别为1.1667、1.1592、0.7828、0.9554。8.蜘蛛、瓢虫和寄生类天敌是害虫生物防治的主要生物资源,为了科学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进行害虫的综合防治,对“白毫早茶”茶园主要害虫与天敌进行系统调查,采用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生态位分析法综合分析“白毫早茶”茶园四种主要害虫与其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关系上的密切程度。2015年和2016年比较:卵形短须螨前6位优势种天敌有4种相同,分别是鳞纹肖蛸、锥腹肖蛸、茶色新圆蛛和广大腿小蜂;双斑长跗萤叶甲前6种优势种天敌中,只有斜纹猫蛛相同;假眼小绿叶蝉有3种天敌相同,分别是锥腹肖蛸、粽管巢蛛和斜纹猫蛛;茶蚜前6位优势种天敌有4种相同,分别是鳞纹肖蛸、八点球腹蛛、粽管巢蛛和广大腿小蜂。9.对高峰日的卵形短须螨及其4种主要天敌进行地学统计学分析,将求得的4种天敌与卵形短须螨的半变异函数的变程之间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和2016年均是茶色新圆蛛与卵形短须螨空间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