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刺干预亚健康态入睡障碍的临床疗效,并与推拿、药物干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针法干预亚健康态入睡障碍的后续效应。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5例亚健康态入睡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再随机选用针刺、推拿、药物进行治疗,均治疗并观察4周,治疗结束后再追踪观察30天后进行疗效评价。通过记录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30天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入睡时间得分,进行统计分析,评定治疗前后入睡障碍改善情况,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30天后,针刺组、推拿组、药物组总有效率分为70.00%、35.48%、34.48%,经统计学分析,三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0天后与治疗前三组入睡时间得分差值、PSQI总积分差值比较:针刺组>推拿组>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安全性方面,针刺组与药物组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推拿组有1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从治疗前后三组总有效率、入睡时间得分改善程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来看,三种方法干预亚健康态入睡障碍均能明显减少患者的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和减少PSQI积分。但治疗结束30天后,针法干预亚健康态入睡障碍,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推拿组与药物组,表明针刺组在治疗结束后仍具有较好的后续效应且无明显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