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GNSS的发展,国际GNSS服务(IGS)也在与时俱进。从1994年开始,IGS便向全球范围内的研究机构和个人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和产品服务,用于支持各种科学研究、教育服务以及多学科的综合应用等方面。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许多研究机构和GNSS个体用户利用IGS发布的数据和产品来进行科学研究和精密定位。本文首先介绍了精密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和主要误差来源,然后介绍了 IGS发布的数据和产品的使用及研究现状,概述了 IGS服务机构的由来、发展和运行机制,系统地对IGS数据中心的各类数据和产品进行了说明,最后编制软件实现对IGS数据的智能获取,并且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处理和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完成IGS服务数据智能获取软件开发。在对IGS发布的数据和产品进行分析与了解的基础上,依据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思维,结合模块化的程序思想,基于VS2013平台,采用C++编程语言,设计开发MFC应用程序,实现对IGS服务数据的智能获取软件的开发,并且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满足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功能。(2)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广播星历所能达到的精度指标。结果表明:GPSBlock-IIF卫星和Block-IIRM卫星的轨道精度相当且都明显优于Block-IIR卫星;三种型号卫星上搭载的卫星钟,其钟差精度也基本相当,整体精度优于6ns,但在短期稳定性能上,铷钟比铯钟更优。(3)建立IGU精密实时轨道数据预推误差模型,得到预推时间与预推轨道误差值的近似函数关系式。针对IGS不同分析中心卫星轨道产品之间的差异,采用七参数转换模型计算不同分析中心坐标转换的参数,消除产品间的系统性偏差,比较分析不同分析中心产品的精度,结果表明:ESA、GFZ产品的精度较好,可以自行综合ESA、GFZ数据产品来替代IGS发布的最终数据产品。(4)将IGS服务数据和产品用于精密单点定位,分析不同卫星系统的数据对精密单点定位精度的影响以及不同分析中心的数据和产品对精密单点定位精度的影响。通过ITRF框架转换算例来验证框架转换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