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挥发性物质对马铃薯原原种萌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245940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不同体积浓度的乙烯利(ETH)、乙酸乙酯(EA)、乙醇(ET)对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的原原种进行气雾熏蒸处理,以不经过任何处理为空白对照(CK)、以5mg/L的赤霉素(GA3)浸种5min处理为正对照(CK+),定期对马铃薯原原种发芽率、淀粉含量、酶活性等指标进行测定,旨在研究不同试剂处理对马铃薯原原种打破休眠的影响,以便为马铃薯栽培种植提供参考。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ETH在120-280mL/m3时都能够打破马铃薯原原种休眠,明显提高了淀粉和还原糖的转化,降低了丙二醛含量,提高了马铃薯过氧化氢酶活性和a-淀粉酶活性,最终使马铃薯单株产量也相应地提高。其中以120mL/m3的ETH打破休眠的效果最好,初始发芽时间比CK提前15d,初始发芽率比CK提高了6.2%,而初始发芽时间和发芽率较CK+差异不显著,在45d时,芽长、芽直径均值较CK增长0.7cm、增粗0.3mmm,单株产量比CK提高8.2g/株。2.随着EA浓度的增大,越容易提前打破休眠,但烂薯率也相应的提高,低浓度和较高浓度的EA能够促进淀粉、还原糖转化。其中500mL/m3、800 mL/m3的EA效果较好,初始发芽时间都比CK提前15d,初始发芽率较CK分别提高了2.5%、4.2%,但烂薯率大于CK,在45d时,芽长均值较CK增长了1.7cm和3.1cm。在贮藏期,500mL/m3、800 mL/m3淀粉含量分别比贮藏初期升高了9.1%、9.6%,还原糖含量降低了0.50%、0.46%,a-淀粉酶活性分别升高了10.98U、10.94U,变化幅度均大于CK和CK+,单株产量比CK提高了5.5g,株、3.3g/株。3.过高浓度的ET会抑制马铃薯发芽,并随浓度的增高,烂薯率也相应增大,适宜浓度的ET能够促进淀粉、还原糖转化。ET在500mL/m3时打破休眠的效果最好,初始发芽时间比CK提前15d,初始发芽率较CK提高4.2%,在45d时,芽长均值较CK增长3.3cm,芽直径变化不大而烂薯率大于CK。在整个贮藏期,该处理下的淀粉、还原糖含量升高和降低幅度分别为9.0%、0.69%,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2.78 mgH2O2/g.min,变化幅度均大于CK和CK+。a-淀粉酶活性升高9.54U大于CK值,单株产量比CK提高4.4g/株。综上所述,120mL/m3 ETH、800mL/m3EA、500 mL/m3ET对马铃薯原原种萌芽和幼苗生长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利于马铃薯原原种提早播种、增季生产、提高种薯质量和产量。
其他文献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干旱是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开展棉花抗旱遗传机理的研究及抗旱品种的培育,对我国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中
中国是世界小麦生产和消费大国,馒头和面条是我国的传统食品,约占小麦面粉消费量的80%左右。淀粉是小麦胚乳的重要组成部分,淀粉的特性显著影响馒头和面条的外观及食用品质。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