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嗜热菌Deinococcus geothermalis的自发突变特征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fyl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einococcus属的细菌对电离辐射都具有很强的抗性。与该类中其它成员不同,Deinococcus geothermalis可以在高达55℃下进行培养,因此D.geothermalis作为遗传工程菌株,被应用于由于放射性物质(如137Cs和90Sr)长期衰变而导致环境温度升高的放射性废物的生物治理工程中。目前,虽然通过比较基因组分析还不能清楚解释Deinococcus.radiodurans或者D.geothermalis强大的DNA修复原理,但是高效的DNA修复蛋白和细胞清除系统都对它们的抗性表型具有重大贡献。   研究D.geothermalis的自发突变模式不仅有助于了解嗜温生长条件与其野生突变发生之间的关系,对该菌的抗性机制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助益。同时,突变率也是研究细菌的适应性和进化机制的重要参数。2003年,Garibyan等利用rpoB/Rif系统法分析了Escherichia.coli的突变谱。细菌RNA聚合酶的β亚基是一段可以结合在利福平上的保守序列,E.coli经利福平诱导后会导致该序列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目前,该rpoB/Rif突变分析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E.coili,Bacillus subtilis,Helicobacter pylori,D.radiodurans,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Pseudomonas stutzeri,Neisseria species等。该系统能被用于分析D.radiodurans的突变谱主要基于rpoB基因的保守性。2008年,华孝挺等人就利用rpoB/Pdf系统法分析了耐辐射球菌recQ突变株和四突变株uvsE.uvrA1.uvrA2.recQ的突变情况,结果证明recQ参与了耐辐射球菌的紫外损伤修复途径。此外,细菌在有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是诱发自发突变的原因之一。耐辐射球菌中的抗氧化酶包括SOD(superoxide dismutase)和CAT(catalase),它们对该菌清除ROS和抵抗氧化压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抗氧化酶对D.geothermalis的突变率和突变谱可能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利用rpoB/Pdf系统法分析了D.geothermalis的突变率和突变谱,这是第一次对该菌的突变情况进行研究。我们发现,30℃培养的细菌发生了更多的碱基对替换,且30℃培养时该菌的SOD和CAT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也比50℃要低。这表明,当D.geothermalis在30℃培养时其突变率升高的同时会伴随着抗氧化酶的活性的下降。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由于养殖对象排泄物的腐化分解以及残饵积累导致的养殖水域污染日趋严重。而大型海藻在其生长过程中能够有效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
本文以海水肉食性鱼类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Temminck et Schlegel)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还原型谷胱甘肽、α-硫辛酸及二者分别与硒的交互作用对牙鲆生长和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