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受家庭成员虐待儿童的权利救济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guang_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权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儿童作为国家的财富、人类的希望,其权利作为人权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更应当受到法律的特别重视。因此,保护儿童权利,建立健全的受虐儿童权利救济机制是保障儿童生存、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然而,纵观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和理论研究,其中针对儿童权利救济的研究和措施并不全面,儿童受到虐待之后进行相应救济的操作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在某些环节中存在着严重的法律缺位,且现有的法律救济机制实操性较弱,无法满足社会对儿童救济的需求。本文是在查阅域内外历史文献和法律规定,借鉴其先进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的研究:第一部分,对我国现有受虐儿童权利救济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案件进行了论述与反思。首先对我国近年发生的具有代表性、关注度较高的虐待儿童案件进行了分析;其次探讨了虐待儿童相关的概念及界定;再者,阐明了我国救济受虐儿童权利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具体论述了我国在受虐儿童救济机制建设方面的现状与不足。首先,系统地对我国现有受虐儿童权利救济机制进行梳理;其次,指明我国在受虐儿童救济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包括虐待儿童的界定不清,责任主体不明,现行举报制度不甚完善,缺少配套程序,制度定义空泛、实操性不强等。第三部分,具体论述了国际上在受虐儿童救济体系方面做出的努力。首先,对于国际公法中受虐儿童权利保护的情况进行了概述;其次,探讨了一些域外国家或地区健全受虐儿童权利救济机制的优秀成果。第四部分,具体论述了我国受虐儿童救济机制的完善。首先,明确其在法制层面上的完善,从立法、司法、行政方面对机制的完善作出建议;其次,对于相关组织机构的设立提出构想;最后,在遵循基本指导原则的基础上,以传媒手段作为相关措施宣传推广的助力,希望借此来增强人们帮助、救济受虐儿童的意识。
其他文献
目的:为了更为直观地观测到不同株系的布鲁氏菌在侵染同一宿主细胞与宿主个体时两者的能力差别与相互影响,本试验旨在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改造绿色荧光蛋白布鲁氏菌真核表达
目的:应用脉冲振荡法(IOS)探讨大气道内肿物的呼吸阻抗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0例健康人,27例气管内肿物病人的最大呼气流速容积曲线(MEFV曲线)和5~35 HzIOS指标.结果:与健
根据GenBank登录的家兔GAPDH基因保守区域CDS序列设计1对引物,通过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检测家兔GAPDH基因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
1 病例报告患者18岁,未婚.主因突发间断性左下腹痛4天,改变体位后加重于2000年10月6日入院.查体:体温36.8℃,血压100/70 mmHg(1 mmHg=0.133 kPa),无急性病容.心肺未闻异常.左
溃疡性结肠炎(UC)属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主要症状是腹泻伴粘液脓血便,病程漫长,反复发作.柳氮磺胺吡啶(SASP)一直被传统用作UC患者急性期和缓解期的治疗,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