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是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话题。过重课业负担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对他们的人身自由、身体健康与受教育等合法权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侵害。因此,可以说,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不仅是不当的教育现象,而且是违法现象,“减负”就是要捍卫小学生的合法权益,以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就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课业负担整体情况而言,其课业负担状况不容乐观。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反映出一个基本的事实:应试科目的重要性要远远重于非应试科目,小学高年级学生课业负担总体仍然偏重,且突出表现为应试科目课业负担过重。造成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试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位的,但重要根源还在于当前教育领域依法治教薄弱,具体表现为社会法制和监管不足、学校内部法治化管理薄弱以及家庭教育法律规范与指导缺位。因此,将小学生减负纳入法治轨道是切实改善其课业负担状况的必然选择。政府应从立法层面建立健全减负相关制度,为小学生“减负”提供有力的、长效的法律支持与保障,促使相关利益主体依法治教,依法落实减负规定;学校需加强内部法治化管理,依法治校,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促使教师依法执教,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有序的学习环境;家长也需加强法律与教育知识学习,并以家庭教育法律规范为指导,不断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能力;另外,社会、学校及家长还有义务帮助学生利用好学习与闲暇时间,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满足小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在减轻小学生过重的应试负担的同时,使他们的课业负担结构达到一种理想的平衡状态,从而达到切实改善其课业负担状况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