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玉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种子中贮存着丰富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是人类食用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在基因工程中可用作生物反应器,在医疗和工业领域中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外源基因能否在植物细胞中定向、安全和高效表达是当前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获得能使外源基因在特定组织和器官或特定发育阶段表达的启动子。启动子作为重要的顺式作用元件,能与不同的反式作用因子协调起作用,调控基因在特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种子中贮存着丰富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是人类食用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在基因工程中可用作生物反应器,在医疗和工业领域中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外源基因能否在植物细胞中定向、安全和高效表达是当前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获得能使外源基因在特定组织和器官或特定发育阶段表达的启动子。启动子作为重要的顺式作用元件,能与不同的反式作用因子协调起作用,调控基因在特定组织和特定阶段表达。特异性启动子在玉米中的研究,不仅对增加玉米产量和改良玉米品质有重要作用,而且为植物基
其他文献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喜钾作物,钾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作用。本项目组前期已获得了转AtCIPK23基因马铃薯株系若干,为探索低钾条件下该基因对马铃薯结薯的影响,本试验以鄂薯3号(W)及其转AtCIPK23基因的株系Ll、L23以及L34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法诱导试管薯为研究体系。试验首先在组织培养条件下通过比较壮苗期正常处理、诱薯期低钾处理(方法1)和壮苗期、诱
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又称鞑靼荞麦,属双子叶蓼科荞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苦荞是我国主要的栽培种之一,不仅具有耐寒耐瘠等生产性能优势,而且富含以芦丁为代表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食用、药用和保健等功能。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受到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和转录因子的共同调控。前者直接参与黄酮合成途径中各步酶催反应,后者则在转录水平上控制单个或多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强弱。本研究选取黄酮醇生物合
苦荞作为富含黄酮类物质的小杂粮,兼具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其合成代谢调控研究己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日苯丙烷类物质代谢途径的第一个关键酶,其表达水平对下游黄酮类物质的合成有重要的影响。作为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的重要元件,启动子以及分布其中的众多顺式作用元件通过对基因转录起始、频率的控制和对外界诱导因子的响应来调控基因的
本研究对分离自黄芪植物,在16S rDNA全序列分析中独立成群的2株根瘤菌进行了进一步的系统发育研究,采用持家基因和共生基因的系统发育学研究、脂肪酸组成成分分析、DNA同源性分析、表型特征研究等系统发育分析方法,明确这两株独立成群的菌株的分类地位。16S rRNA基因全序列的系统发育研究结果表明,SCAU7T和SCAU27在发育树上形成独立分支,与参比菌株有较大的遗传距离,初步判断SCAU7T和S
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是国内外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多年生优质豆科饲草,由于具匍匐生长、色泽美观,适应性强等优点,在城市绿化、水土保持及生态建设中亦广泛应用。然而,白三叶耐旱、耐盐碱性较差,其生产能力受到严重制约。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降雨偏少或分布不均等异常天气频繁发生,如何提高白三叶对干旱、高温等逆境的抗性受到人们普遍关注。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抗性基因以提高植物抗逆性
启动子是位于基因序列前能起始基因转录的DNA序列,是转录水平调控的关键点。诱导型启动子在没有诱导因子作用时,转录活性很低或者不启动基因转录,但是在诱导因子起作用时,启动转录并且转录活性显著的提高。玉米对非生物逆境的耐受性遗传复杂,鉴定困难,多年来育种成效不大,转基因导入外源抗性基因,可显著提高玉米对非生物逆境的抵抗能力。但是,在植物抗逆转基因研究中,大多采用ubiquitin、CaMV35S、ac
水稻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基因功能研究模式植物。高温、干旱、低温等非生物逆境胁迫能抑制水稻的生长和发育,导致水稻减产。研究水稻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应答机理,增强水稻对逆境胁迫的耐受能力,对提高水稻产量潜能具有重要意义。筛选新的水稻耐逆境基因是培育抗逆性水稻新品种的重要基础。我们采用Affymetrix水稻表达芯片分析培矮64s的全基因组在低温、干早和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发现了一批受多逆
土壤盐渍化是危害世界农业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土壤中高浓度的盐分会使离子失衡、氧化伤害、水分亏缺、营养缺乏,并导致生物大分子被破坏、植株生长迟缓、甚至死亡,进而导致产量的降低。关于植物耐盐性机理研究以及耐盐作物品种的选育已经成为近年来植物研究领域和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对盐分对植物的伤害、植物耐盐的机理等进行了研究,并克隆了一批经试验验证耐盐性得到提到的转耐盐相关基因的植株。本实验以H
淹涝胁迫对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水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已经演化出一套适应淹涝胁迫的机制和策略。本研究为了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其耐淹机制,从而为改良其它植物基因,增强抗逆性能,提高作物产量打下理论基础,本研究方向如下:采用人工微RNA技术,以水稻内源性的osa-MIR528为骨架,设计水稻人工微RNA,旨在利用人工微RNA技术,对水稻重要激素合成酶基因功能进行解析,探索其在淹水环境中促进胚芽鞘
本研究以日本晴二倍体为材料,基于组织培养结合秋水仙素诱导水稻多倍体的方法,经过愈伤诱导、继代、加倍、恢复、分化、生根等过程,得到幼苗,移栽到大田。根尖染色体观察加倍植株,染色体数为2n=48,判定日本晴四倍体创建成功。同时对气孔的形态以及密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倍体和四倍体植株倒2叶下表皮气孔在气孔密度、长度、宽度和气孔叶绿体数上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四倍体叶片气孔密度比二倍体减低8.3%,差异极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