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解作用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ay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近海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有害藻类水华暴发日趋频繁,严重影响了水域生态系统的安全以及附近居民的生活健康。利用溶藻细菌除藻成为目前生物控藻的研究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山东黄岛边某富营养化池塘中分离得到1株具有溶藻作用的菌株,编号为J1,研究了其对水华常见有害藻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溶解效果和作用机理,并对该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结合α-萘酚反应、考马斯亮蓝法和定磷法对菌液中溶藻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判定,并通过蛋白酶处理、透析、活性炭吸附与解吸的方法对其相关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J1菌株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较好溶藻效果,经生理生化及分子鉴定发现其与多株芽胞杆菌的16SrDNA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极高,属于芽胞杆菌属(Bacillus)。2、按6%的体积比向藻液中加入J1菌液,试验第9d,藻的去除率达87%以上。J1作用初始浓度大于2×107cfu/mL,且在一定的菌液浓度范围内,初始浓度越大,溶藻效果越好。3、J1菌株属于间接溶藻,胞外溶藻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4、J1菌株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解效果受到菌株及铜绿微囊藻所处生长阶段的影响,处于生长对数期的细菌具有较好的溶藻效果,而对处于生长稳定期的铜绿微囊藻,该细菌溶藻效果较差。5、J1菌株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光合作用,共培养第9d,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显著下降,最大电子相对传递速率、光能转化效率、潜在活性、实际光合效率分别是对照的0.22%、0.33%、4.37%、5.56%。6、J1菌株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构成氧化胁迫,并引起细胞膜脂过氧化反应,共培养9d,藻细胞SOD酶活性先升高再降低,MDA含量不断增加。7、J1菌株胞外溶藻活性成分不是蛋白质和核酸,分子量小于8kD,并且可以被活性炭吸附。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研究头孢克肟与阿奇霉素对小儿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小儿肠炎患儿86例给予随机分组处理,分别予以头孢克肟治疗(头孢组)和阿奇霉素治疗(阿奇组),每组43例,对比两
<正> 发热一症,在《伤寒论》中有116条(尚不包括省文),约占条文的三分之一,分布在除少阴病篇以外的各篇中,可谓伤寒之一大主症。有必要从不同的侧面对它进行深入探讨,充分揭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建设万象更新,在其经济发展速度迅速加快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小城镇污水处理成为影响居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而亟需解决的问题之
<正> 桃仁承气汤乃《伤寒论》方,用于治疗太阳病热与血结,蓄于膀胱,引起病人如狂,少腹急结;在表解之后,用来攻逐淤血.根据《伤寒论》注家钱潢的解释,认为此血并非只淤膀胱;由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一个新的重大政治判断。那么,如何解读广州"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来,广州
期刊
博物馆环境中存在甲酸、乙酸、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性气体,对文物保存有较大危害。为控制博物馆环境中空气质量,研究各污染物对文物的影响,有必要建立一套准确快
齐鲁大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齐鲁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齐鲁体育文化是中国体育文化的主要来源之一,也形成了中国体育文化的脊梁和核心。齐鲁文化中的体育
作者从一起使用仪器免费检测血栓促销保健食品的举报案例,分析了案件的查处过程和所涉及的法律依据等问题,对类似当事人自认违法事实的案件查处做了简要的探讨。
民间借贷中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直接关系到夫妻双方及第三人利益的保护。而我国现行相关立法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导致对民间借贷中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不统一,大量产生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