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行社区矫正是对我国刑罚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作为社区矫正的起始程序,审前社会调查为司法机关决定是否对犯罪人实施非监禁刑提供了重要依据,既有助于促进量刑精准化,降低社区矫正适用风险,又有助于实现刑罚个别化,提升刑罚执行效益。近年来,社区矫正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审前社会调查在司法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也积累了诸多成熟经验。但由于缺少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审前社会调查的运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操作中也存在不统一、不规范、不科学、不系统等问题,影响了调查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也大大制约了审前社会调查制度的发展。因此,建立并逐步完善审前社会调查制度,使其更有效的服务于我国的社区矫正改革,已成为刑事司法领域研究的当务之急。本文试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对我国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制度的发展脉络及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并通过考察和借鉴域外同类制度的成熟经验,积极探寻该制度本土化改良的路径,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审前社会调查的主体、程序、报告等制度环节提出些许建议,希望引起立法者、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