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高校能够有高水平高质量的产出,那么就应该尽可能多的投入资源,即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成正比例关系。其实不然,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会在某一水平上是呈现正比例关系,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二者的正比例关系并不明显,存在教育投入产出低效率,甚至无效率现象。教育产出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且极易受到环境的限制,在某一时段会对大量教育投入的反应并不敏感。再者,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并不具有匹配性,不像营利性组织中的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那样遵守配比原则,教育产出具有很强的滞后性。因此,需要针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制定出一个大致的轮廓和范围,根据其与教育产出的关系制定出相应的投资对策,尽可能的做到产出的高效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概述了高校教育投入与高校教育产出及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而后介绍了本文应用的数据包络分析法及其主要模型。这部分内容为下文深入剖析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效率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分析现状,模型运算。首先以直属高校为整体,从宏观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近几年的教育投入与产出变动趋势。再从微观角度出发,建立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对我国72所直属高校进行分析,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CCR模型和BCC模型评价高校的有效性并进行效率分解,深层次挖掘低效率原因。最后,运用Malmquist方法得出直属高校的整体效率变化并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得出结论,提出建议。针对CCR模型下的每一所非DEA有效的直属高校进行分析,为高校具体的教育投入和教育产出方面提供改进意见。 本文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研究对象,借助高等教育及其他相关理论和已有的运筹学方法和模型,对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探索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的内在变动关系和经济效益,为我国高校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