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4年秋季国家实施高中学校新课程改革以来,围绕新的课程理念,各高中都进行一系列的教学变革和课程改革。但是,由于高考对教学的巨大作用,在高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仍把自己定位在传授者的身份上,以讲授式为主,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主要是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师生、生生及生师间的交流,既忽视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需要,也忽视师生群体在教学活动中多边互动的作用,致使课堂高耗低效,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本研究顺应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结合国内外有关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际,在继承与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科学地调整教与学的关系,通过不断实验、总结、提高,逐步形成了“互动认知,创境应用,反思深化”的高中历史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从师生互动入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教师本人、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等课程要素组织起来,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充分体现了学生“认识—实践—总结—再认识—再实践—再提高”的学习认知过程,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使研究更具实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国内外对课堂互动的理论性研究,按照历史课堂教学划分的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分析讲评课四种课型,设计了与之相应的利于学生发展的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对具体学科具体情境中的课堂互动进行了探究和实证研究。充分考虑到了不同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条件等诸多因素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努力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不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学习方式,同时还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有所收获。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理论阐述;第三部分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成;第四部分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第五部分为结语,研究者对自己的研究进行了反思。企盼本研究能作为一种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途径的探索,感染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在唯物史观和科学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认真研读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从浩瀚的人类历史长卷中汲取智慧,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化素质,形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师生负担,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