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和交融,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新时代已然到来。日趋激烈的竞争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典范也正处于压力的风口浪尖。压力来源于变化,变化体现在教育上则是“教育改革”,在我国,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然而却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表示,在适应教改的过程中,他们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教师队伍建设逐渐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不仅给教师个体带来了困扰,而且对学生以及整个教育事业都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现如今,我国正处于教改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在跨文化视域下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是十分有意义的。本研究立足于跨文化比较的视角,通过描述统计分析中美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情况;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划分两国教师的倦怠维度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究两国教师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倦怠各个维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美国教师相比,我国教师在情感耗竭维度高于美国,在去个性化维度都低于美国,在低成就感维度基本与美国持平。教师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倦怠的影响选取了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三个条目做比较,我国教师在男女性别中的去个性化表现出显著差异,而美国教师在男女性别中的情感耗竭和低成就感中差异显著;与此同时,我国教师在单身已婚中的去个性化表现出显著差异,而美国教师在单身已婚中的情感耗竭和低成就感中差异显著。本研究认为,中美两国教师在职业倦怠中所表现出的差异,与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所形成的国民性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教师观的差异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在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时应充分考虑我国文化背景下的教师特点,以此为基础去建构本土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进程,减少倦怠的产生。本文共包含六章内容。导论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及目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和创新点。第一章文献综述包含了核心概念界定、倦怠测量工具的综述和研究内容的综述。第二章研究设计提出了研究问题,划分了研究阶段。第三章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描述了倦怠的现状,划分了倦怠的维度、探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与我国教师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我国与美国教师的倦怠比较,主要是进行了两国之间的倦怠维度比较和人口统计学因素与倦怠维度之间的关系。第五章对策与建议是针对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及我国国情而提出的本土化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