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二氧化碳(C02)等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日益引发全球关注,《巴厘路线图》和《哥本哈根协议》的达成也激励各国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但是,受能效技术进步减缓、能源消费结构刚性和可再生能源路径减少等问题影响,全球范围内碳减排效果远低于预期水平。此种背景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特别推荐了CO2捕获和封存(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技术,即捕获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C02,并在天然地下储层中长期储存,以减少C02向大气的排放。CCS作为一种直接有效、前景广阔的碳减排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中国而言,CCS目前仍处于典型项目的推广示范阶段,但考虑到中国面临的严峻碳减排形势、能源需求和供给结构的刚性约束、经济持续增长的现实要求,研究CCS在中国如何健康快速发展,最终达到CCS产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择中国CCS产业化发展作为文章的主要研究目标。由于CCS技术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应用时间不长,且中国CCS技术开发和项目应用的经验更是相对匮乏,本文“中国CCS产业化发展研究”主要以全球范围CCS发达国家经验借鉴和中国现实国情分析相结合的思路展开。考虑到这一问题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复杂性,本文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CCS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分析,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全球范围内CCS发展状况分析、CCS应用的资源经济学模型推导分析实现。第二个层次,中国CCS的产业化发展应当如何推进?首先,基于第一层次的分析,本文规划了中国CCS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步骤,并指出不同阶段中国CCS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导向;而后,则从金融支持、政策法规、公众认知以及技术应用、市场建设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对如何促进中国CCS产业化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CCs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分析。一方面,本文从现实层面进行了分析论证。通过CCS技术历程的介绍,结合其他技术、环保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本文对CCS产业化的定义、特点进行了较为科学系统地界定和分析;而后,在国内外CCS发展的现实基础上,本文从低碳技术市场化、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和保障就业以及战略新兴产业形成等方面分析了CCS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也从成本有效性、公众认知度、政策法规支撑和风险管控等方面分析了CCS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本文构建了同时存在CCS技术应用和新能源替代条件下,经济体效用最大化选择的动态资源经济模型,用以分析不同CCS应用情形下的社会福利变化;模型分析表明,CCS应用对于社会福利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新能源运营成本未显著下降时,CCS将是全社会碳减排的主要动力;而且,CCS若要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发展,良好的发展环境构建至关重要。对于“中国的CCS产业化应当如何推进”这一问题。一方面,在国外不同阶段CCS发展经验总结、中国CCS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CCS产业化可行性、必要性分析的主要结论,本文提出中国实现CCS产业化发展应当经历的三大步骤,即典型项目示范、重点行业应用和全面市场推广阶段;而且,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指出了相关政策应当关注的重点。另一方面,在中国CCS产业化实现步骤和政策重点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择金融支持、政策法规和公众认知作为中国CCS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具体来说,金融支持方面,通过对国外金融支持经验总结、中国金融支持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本文构建了CCS项目投资(或融资模式选择)的量化评价体系,以期从微观层面助推CCS投融资活动的开展:另外,也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加强中国CCS产业化金融支持的主要举措。政策法规方面,通过系统梳理国外发达国家现有的CCS相关法规政策,本文指出中国在CCS法律法规、长远规划和制度安排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认为,中国应着重从CCS行业规划和技术标准、CCS配套支持政策和CCS风险管控三个方面完善CCS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公众支持方面,在总结国外不同公众对CCS认知和支持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北京、辽宁等9省区电力、环境、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政府机关、研究单位、教育机构、企业等行业机构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因子转荷和回归估计等统计、计量方法,本文考察了中国公众对CCS发展的态度,并提出中国CCS产业化发展赢得公众支持的主要举措。除此之外,本文也从技术应用、市场建设和风险管控等三个方面,指出推动中国CCS产业化发展应当采取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