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芥菜型油菜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sliu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西藏栽培芥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菜分别进行了形态特征研究、核型分析及SSR分子标记研究,旨在从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三个方面研究西藏芥菜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形态水平研究西藏芥菜型油菜的幼苗生长习性、子叶、基生叶、伸长茎叶、苔茎叶、花和角果等植株性状以及农艺性状的观察与分析,发现西藏芥菜型油菜形态类型十分丰富,同时发现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的形态多样性高于栽培芥菜型油菜。2细胞水平研究西藏栽培芥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菜的染色体数目均
其他文献
2006-2007年两年时间,以双高(垦农4)、高蛋白(黑农35)和高油(垦农18)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SOD模拟物(SOD_M)、氯化胆碱(Cc)和2-N, 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3种调节剂,比较了大豆花荚脱落情况,改善了大豆植株的生理特性,探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延缓大豆衰老的生理机制,研究了不同时期下对3种大豆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本研究,为大豆高产、优质、高效生
学位
试验于2006~2007年在大庆市林甸县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试验基地进行,以双高(K_4)、高油(K_(18))和高蛋白(H_(35))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后两个品种仅测产量和品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始花期叶面喷施SOD_M、CC、DTA-6三种PGRs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形成等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1.三种调节剂叶面喷施后一周内均增加了大豆叶片中Chl(a+b)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并且喷施后
学位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不同生育时期(R1和R5期)对不同品种大豆(垦农4号、垦农18、黑农35)叶面喷施聚合氨基酸(PAA)、SOD模拟物(SOD_M)以及其复合物(PSC)三种植物生长物质。研究了PAA、SOD_M和PSC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R1和R5期分别喷施PAA、SOD_M和PSC后各处理均增加了大豆植株高度、根干重、根体积、茎干重、荚
学位
花粉管通道导入外源总DNA技术简单易行,在国内已被大量应用,并在20多种作物中获得新品种或新品系。甜高粱具有耐旱、耐涝、耐贫瘠、耐盐碱等特性,其生物产量高、含糖量高、乙醇转化率高,是优良的饲料作物、糖料作物和可再生能源作物。本研究采用花粉管通道导入技术将甜高粱总DNA导入优良玉米自交系中,通过分子标记结合田间鉴定结果,筛选导入后代变异材料,旨在拓宽玉米种质资源和建立快速筛选外源导入后代变异的技术。
学位
为准确把握黑龙江省目前玉米自交系的遗传漂移现状并对其遗传潜势给出分析,及评价引入加拿大同纬度外源自交系对黑龙江省自交系的改良效应,为玉米育种工作提供宏观指导。本研究通过应用GriffingⅡ双列杂交设计对12个黑龙江省内自交系的遗传潜势进行分析,及通过应用NCⅡ设计和Dudley方法对8个外引加拿大自交系的引入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到结论如下:1 12个黑龙江省代表性玉米自交系双列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大
学位
本试验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小麦品种龙麦26、龙辐麦16和克旱16为试验材料,于2006-2007年在密山市进行了垄作栽培和平作栽培2种种植方式的对比试验和垄作条件下不同肥密水平对春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对于垄作和平作对比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垄作对春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效应。垄作条件下不同肥密水平对春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以龙麦26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探讨春
学位
本文针对高蛋白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高蛋白品种品质不稳的实际问题,从栽培、生理、育种等方面进行研究。采用5个稳定的高蛋白品系,在不同施肥水平、不同水分和综合条件下进行研究,找出影响高蛋白大豆品质表达的关键因素,解决高蛋白大豆大面积种植品质普遍下降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在低(149.25 kg.hm~(-2))、中(223.88 kg.hm~(-2))、高(298.51 kg.hm~(-2))三种施肥
学位
玉米转基因育种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建立一个快速、高效、廉价的转化方法及转基因后代的筛选方法是研究者急待解决的问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创新了一种不依赖组织培养的农杆菌介导转化原位合子的技术体系。本试验利用此技术将含有Bar基因的PTF102载体转入到玉米中,得到转化苗,从表达水平、基因背景等方面对转基因苗进行分析鉴定,证明外源基因存在并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平均达到10%的转化率。并通过
学位
菘蓝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药材,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菘蓝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体系和再生体系,同时还在组织培养的基础上结合染色体工程技术对选育菘蓝多倍体新种质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研究,以期找到最佳的选育方法,为提高菘蓝的抗病性、抗逆性和增加药效等打下基础,并且获得大量高产优质的同质多倍体新种质以用于生产的需求。本实验用无菌菘蓝种子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浓度和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MS培养基上
学位
试验于2007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豆试验田进行。土壤类型为草甸黑钙土,采用盆栽试验,探讨6个剂量的ZnSO4.7H2O拌种(A1为0g/kg,A2为1g/kg,A3为2g/kg,A4为4g/kg,A5为8g/kg,A6为16g/kg),对大豆的形态建成、光合生理、氮代谢、根系吸收,抗逆生理以及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本研究,为合理进行大豆锌营养调控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不同剂量的硫酸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