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3年以来美国、日本等国不断对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使得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加入WTO,资本项目逐渐开放,我国目前实行的名义上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实际上被IMF划为传统钉住汇率制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逐渐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该在适当时机进行改革。所以本文对我国汇率制度的未来改革方向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未来汇率制度的选择进行研究。首先对汇率目标区理论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在此基础上回顾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过程并展望了未来取向,提出了过渡期人民币汇率制度应为实施汇率目标区,并进行了分析论证,最后对人民币汇率目标区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议。具体可分为四章: 第一章介绍汇率目标区理论,共包括三节。第一节介绍汇率目标区的含义、由来、种类和特点。第二节对威廉姆森的汇率目标区方案和克鲁格曼汇率目标区标准模型进行分析,指出汇率目标区的蜜月效应和平滑过渡条件。第三节介绍目前理论界对标准模型进行的检验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模型修正和理论扩展。 第二章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过程及未来取向进行了讨论。首先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过程进行回顾,介绍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的六个阶段的基本情况。然后对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将来遇到的挑战进行分析,认为在中国进一步开放背景下现行汇率制度需要进行改革。最后在上述基础上形成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未来选择思路,我国现状决定了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应分阶段进行:短期内不改变现行汇率制度;中期采用汇率目标区作为过渡;最终达到浮动汇率制。 第三章对采用汇率目标区作为过渡期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分析论证。首先讨论中国实施汇率目标区的有利条件,认为资本项目逐渐开放、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经济高速增长、中外利差缩小和国内外对人民币的信心都有利于中国实施汇率目标区。其次对中国实施汇率目标区所带来的好处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实行该制度可以减少汇率改革的冲击和人民币汇率单向运动的负面影响,增强央行汇率政策的灵活性和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最后对其他实施汇率目标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