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TIP睡眠调控技术对原发性失眠之入睡困难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比较TIP睡眠调控技术与佐匹克隆组对原发性失眠之入睡困难患者的治疗效果,探究暗示在TIP中起到的作用。方法: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医放松诱导法对失眠症影响机制研究”,从2012年7月到2013年1月就诊于广安门医院心理科,自愿参加课题的原发性失眠之入睡困难患者36例,按随机分组1:1的比例分至TIP组18例和佐匹克隆组18例。TIP组每周治疗2次,先听汪氏催眠音乐15分钟,之后进行TIP睡眠调控技术治疗30分钟。共治疗4周。佐匹克隆组每晚睡觉前半小时服用一片佐匹克隆,治疗观察期间,根据患者情况,可酌情加减。共服用4周。符合条件后纳入课题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做多导睡眠监测(PSG),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及SPIEGEL睡眠量表,比较TIP睡眠调控技术与佐匹克隆的临床疗效差异。获取的数据采用Excel录入,并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PSQI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QI各因子及总分差值进行分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总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TIP组效果优于佐匹克隆组。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未见显著差异(P>0.05)。说明TIP组对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入睡时间,增加睡眠时间,减少对催眠药物的依赖性,增强日间功能,但是未显著提高睡眠效率和睡眠障碍。治疗前后PSQI总分减分率比较:说明TIP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而佐匹克隆组在治疗前后未显著差异。组间对比,TIP睡眠调控技术优于佐匹克隆组(P<0.05)。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后基于失眠的疗效判定标准,结合PSQI积分减分率,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经卡方检验,两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X2=6.20,P=0.013),说明TIP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前后变化有显著差异,优于佐匹克隆组。PSQI组内比较:TIP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中各因子分及总分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TIP组患者治疗后PSQI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总分与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可知TIP睡眠调控技术能提高睡眠质量和睡眠效率,减少入睡时间,增加睡眠时间,改善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降低对催眠药物的依赖性有显著效果。佐匹克隆组治疗前后PSQI中各因子分及总分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佐匹克隆治疗前后PSQI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总分未显显著差异(P>0.05)。说明佐匹克隆对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入睡时间有显著效果。2.多导睡眠图(PSG)PSG组间比较:经分析,治疗前后两组PSG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基线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PSG组内比较:TTP组治疗前后PSG中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患者治疗后PSG中睡眠效率(SE)、第2睡眠期(S2)、第2睡眠期百分比(S2%)、慢波睡眠(SWS)与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可知TIP睡眠调控技术能提高睡眠效率,减少第2睡眠期,增加慢波睡眠有显著效果。佐匹克隆组治疗前后PSG中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佐匹克隆组治疗前后PSG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基线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1.本研究说明TIP睡眠调控技术组和佐匹克隆组对失眠之入睡困难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疗效。其中以TIP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佐匹克隆组。2.TIP组不仅减少入睡时间,还对改善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间,减少对催眠药物的依赖性,增强日间功能,但是未显著提高睡眠效率和睡眠障碍。佐匹克隆组除了减少入睡时间,只是提高睡眠质量有显著效果。3.说明心理干预比药物干预有更好的疗效。证实了TIP睡眠调控技术和佐匹克隆对失眠之入睡困难患者的有效性。由于目前的研究还有局限性,有待进一步研究来证实这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