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生活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珍稀灵长类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世界高度濒危物种。目前,我国野生滇金丝猴仅分布于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的云岭山脉中的一块狭小区域,现今全世界仅存数量不到2000只。其正面临着生境的高度破碎化、非法盗猎与过度放牧干扰等问题。到目前为止关于滇金丝猴姿势姿态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间前往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塔城保护站,利用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内的一群由人工投食为主的半圈养滇金丝猴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滇金丝猴姿势姿态与支持物的选择的相关研究,采用焦点取样法和连续记录法收集相关数据,以此探讨滇金丝猴对其所在生活环境的生态适应方式及可能机制。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滇金丝猴的姿势行为主要包括非移动姿势行为和移动姿势行为,非移动姿势行为包括坐立、站立、躺、蹲、环抱、悬吊、搭桥、挨坐;移动姿势行为主要包括四足行走、四足奔跑、爬行、攀爬、跳跃、搭桥、滑行、悬吊和荡秋千。2.在非移动状态下,滇金丝猴多采用坐立姿势,在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滇金丝猴中,坐姿的使用比例未出现显著差异;在其他姿势的使用上,未成年组与成年组在悬吊和搭桥的姿势上出现显著差异,未成年组对悬吊与搭桥的使用率高于成年组;在亚成体与青年猴组的对比中,其在挨坐的使用出现显著差异,表现为亚成体组对挨坐姿势的使用率高于青年猴组。这些差异的产生,可能是由不同性别年龄组滇金丝猴在身体大小方面不同引起。3.在滇金丝猴的移动模式中,四足行走和四足奔跑占最大比例,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滇金丝猴在四足奔跑与跳跃模式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四足奔跑的差异主要来自亚成体组与青年猴和婴猴组,表现为青年猴和婴猴组对四足奔跑的使用率高于亚成体组;跳跃行为的差异主要来自成年组与未成年组,表现为未成年组对跳跃行为的使用高于成年组。这种差异可能由不同年龄阶段的滇金丝猴的IMI不同所导致。4.滇金丝猴对地面的选择超过50%,但在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滇金丝猴中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滇金丝猴在地面的活动比例存在差异,其中,成年组对地面的使用率高于未成年组。在不同林冠层利用方面在对树冠的使用比例上,成年雄性与成年雌性出现显著差异,表现为成年雌性对树冠的使用率更高;亚成体组与青年猴组在1-5m处与>1Om支持物的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亚成体组倾向于选择>10m的支持物,而青年猴组更倾向于选择高度为1-5m的支持物。在支持物大小选择方面,亚成体组和青年猴组在支持物的大小的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亚成体组倾向于选择中等大小的树枝,青年猴组则倾向于选择大树枝与小树枝,同时成年组与亚成年组的选择亦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更倾向于大树枝,后者则更倾向于中小树枝。不同性别年龄组滇金丝猴的食物分布、栖息地结构,体型大小以及能量策略的差异,都是导致这些差异的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