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宿主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网络服务方式,具有提高网络可靠性、实现均衡负载、减少传输延迟、增加网络带宽、保证传输层存活性等许多优点。随着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和技术的发展,IPv6多宿主技术必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当前实现IPv6多宿主的方法各有特点,但都存在一些缺点,需要进一步完善。保证传输层存活性是IPv6多宿主的重要目标之一。多宿主站点在切换路径时,为了保证会话不中断需要使用原来ISP的源地址进行通信。但是,实施了准入过滤机制的备选ISP将丢弃合法的报文而导致上层会话中断。本文对会话存活性和准入过滤机制的兼容性进行研究,提出了解决IPv6站点多宿主的新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包括:1.对IPv6多宿主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将IPv6多宿主的实现方法归纳为路由策略、主机中心策略、网关策略和更改主机网络协议栈策略,详细阐述了每种方法的特点,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并指出了站点多宿主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考虑的各种因素。2.提出了一种解决IPv6站点多宿主的新方法——基于地址隐匿和识别(Address Sheltering and Identifying,ASI)的IPv6站点多宿主机制。阐述了机制的主要原理,详细分析了多宿主站点出口路由器和对端主机的隐匿、识别的具体实现过程。3.对实现ASI机制的几种关键技术进行论述:包括路由器之间、路由器和主机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在隐匿过程中报文长度超过路径MTU值的处理问题;面对源地址欺骗等网络安全行为,ASI所采取的应对机制等。4.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案,对Linux下TCP/IP协议网络层处理报文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IPv6环境下的隐匿模块和识别模块,介绍了模块工作流程的各个细节,通过对相关函数的分析详细论述了如何实现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的隐匿和识别。5.对ASI原型系统进行验证,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对正常传输路径下和切换路径后的RTT和TCP链接速度进行比较,表明了ASI机制的可行性。目前关于IPv6多宿主技术的研究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IPv6多宿主机制,研究成果对未来网络多宿主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