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数字全息是非接触式的高精度测量技术,是精密测量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相对于传统全息而言,数字全息拥有对物体三维信息的记录分析能力,但由于记录过程中光电器件像元尺寸和光敏面积的限制,数字全息图的记录范围较小、分辨率低,严重限制了数字全息在大范围、高精密测量领域的应用。针对数字全息技术中测量面积受限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优化Harris角点算法的拼接算法实现相位的双方向拼接。在获取数字全息图像时,保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全息是非接触式的高精度测量技术,是精密测量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相对于传统全息而言,数字全息拥有对物体三维信息的记录分析能力,但由于记录过程中光电器件像元尺寸和光敏面积的限制,数字全息图的记录范围较小、分辨率低,严重限制了数字全息在大范围、高精密测量领域的应用。针对数字全息技术中测量面积受限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优化Harris角点算法的拼接算法实现相位的双方向拼接。在获取数字全息图像时,保证相邻区域具有部分重叠,再对获得的物体的各子孔径相位图像进行拼接;用Harris角点算法检测角点密集区域为匹配模板,可高效且精准地确定重叠区域。结合高斯尺度空间和金字塔匹配思想对算法进行优化,通过加权融合实现三维形貌的再现相位拼接。对“M”字样的玻璃样板进行了三位形貌的还原,并使用Harris-Laplace金字塔算法提高了拼接结果的精度和稳定性。针对现有的平面度评价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在评价算法的基本模型基础上,给出了衡量评定方法的两个性能指标。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平面度评价算法在三维信息表面中的平面度评价的准确性,采用平面度算法评价可以对拼接算法进行优化计算。最后,在搭建的离轴菲涅尔数字全息实验平台上分别进行了以下实验:对量块光滑表面进行了三维形貌拼接再现,将优化的拼接算法应用于平面的三维信息还原,实现了量块表面的大视场三维形貌再现。并对拼接结果进行平面度误差评价,其中最小包容区域法是现有公认标准的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评价准确性。
其他文献
2019年9月13—15日,由《世界历史》编辑部主办、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在西北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慕尼黑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九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开幕式由《世界历史》副主编徐再荣研究员主持,西北大学副校长常江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武寅研究员、中国社
轴类零件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消费者与生产者对于轴类零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轴类零件的测量需求也是日益增长。目前工厂中主要使用人工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检测精度低等问题。针对汽车发动机零部件中传动轴零件的测量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二维投影式光学测量方案,以二维投影式传感器为基础,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在线检测测量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二维投影式光学传感器的测量特
风引起的桥梁、高层大楼、集能板的振动,海洋石油平台减振板在海流中的振动,飞机飞行中出现的机翼颤振等,都可以用板或薄矩形柱作为简化模型,进行实验和数值研究。通过研究旋转振荡板的尾流变化情况,可以为风振控制打下基础,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通过风洞实验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寻找尾流旋涡脱落模式为2S,2P,P+S的典型工况,验证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一致性。固定雷诺数Re=2900,板的旋转振幅变化范围θ
在我国煤炭资源占据重要地位,对煤矿的开采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但煤矿安全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控制。其中因煤堆自燃而引发的火灾、爆炸等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此本课题对影响煤自燃的因素展开研究,基于煤氧复合作用学说,研究煤在物理吸附阶段对氧气吸附量的影响因素。本课题研究可能有助于理解煤氧吸附在物理阶段的机理,为降低煤炭自燃风险提供指导。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通过煤的低温液氮
指向性和声源级是换能器的极为重要的声学参量。随着换能器工作频率的降低,其尺寸越来越大,现有的测量方法对其进行指向性和声源级的测量越来越困难,而且换能器在实船安装前后性能会发生变化,这对于换能器的实船检测也提出了需求,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短基线定位的换能器声学参量的测量方法,并建立了一套测量系统,对5 k Hz以下的低频换能器指向性和声源级进行测量。首先,分析了现有的换能器测量方法在测量大尺
现代化仪器设备的高速长期运转会导致仪器设备中出现缺陷,影响设备运行效率,甚至会产生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对设备的内部缺陷进行及时检测。本文将阵列换能器应用到超声检测中,利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研究声波在固体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并且利用延时叠加算法实现对金属内部缺陷的定位成像。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声波在固体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对声波在固体中的波动方程进行简单的推导,并且研究了声波在异质界面处的传播特性
凝汽器是核电厂二回路重要核动力设备,主要功能是冷凝汽轮机排汽,在排汽口产生且保持合适的真空度。凝汽器是否安全平稳运行直接干扰汽轮机组工作效率,甚至影响二回路系统安全。本文以海南昌江核电站对分单流程表面式凝汽器为研究对象,对该凝汽器结构及工作过程进行了简化,在能量守恒、质量守恒的基础上按照其工作特性建立了集总参数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不凝结气体与冷却管结垢对凝汽器换热过程的影响,同时也考虑了极端情况下凝
本文针对颗粒三维空间位置重建的权重矩阵计算耗时久、定义步骤繁琐等问题,提出一种易实现的改进型反演算法,满足精度要求的同时明显减少运算时间,节约器材成本,为光场相机结合显微装置定位更加微小的颗粒提供基础,具有良好实际应用价值。论文通过程序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改进型MART算法重建颗粒位置的可行性。论文研究工作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利用双平面参数法建立光线正向追迹模型,模拟不同位置颗粒的成像效
水产品加工与工农业生产、百姓生活等各领域关系密切,对经济建设、工业化发展等贡献巨大。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及相关工业化技术的提高,与之相应的分割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尤其在鱿鱼分割领域,由于众多企业现今基于人工分割有较多的局限性,急需新的突破。本课题在深入研究线激光扫描仪工作原理,结合工业自动化设备,设计了一种基于线激光的鱿鱼在线测量与分割系统。本文主要实现了鱿鱼分割装置的设计与测控系统的实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