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社会及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教育发展离不开教育活动的进行,教育活动的发生会带来资源的消耗,就产生了教育成本。作为对教育资源总的消耗价值,高校的教育成本需要补偿。过去我国主要是由政府补偿高校教育成本,但随着高校扩招,教育成本快速增长,政府已经支付不起日渐增长的教育成本,因此就产生了多渠道补偿教育成本的需求。目前,我国争取的是多元化补偿模式,即由政府、受教育个人、用人单位、高校自身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补偿。补偿主体多元化已经是丰富补偿渠道的一种方式,学者们基本已成共识,但对各补偿多少还是有不同的观点。高校所处的地区不同,自身实际情况不同,相应的补偿也就不同。高校教育成本补偿对高校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已有的研究中很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规范性研究并提出了很多的改善建议,但对于这一问题的案例研究尚比较少见。本文对C高校教育成本补偿的个案研究,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核心概念高校教育成本、高校教育成本补偿进行界定,在国外高校教育成本补偿成功运行的基础上,得出我国高校适合多元补偿模式;对C高校教育成本补偿的现状阐述,从中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进而给C高校提出了改进建议并提出适合C高校的补偿主体的补偿比例。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国外补偿模式的分析,发现对补偿模式的选择与国家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环境息息相关,结合国外成功经验及我国的大环境,得出我国适合多元化模式。在案例中,结合C高校所处的A省社会、经济的环境,对其成本补偿进行分析。从五个补偿主体(即政府、受教育个人、用人单位、社会捐赠和高校自身)分别阐述分析C高校补偿现状及问题,进而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加大财政拨款和加强拨款管理,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丰富受教育个人付款方式同时完善资助体系,完善教育捐赠机制和大力宣传鼓励其补偿,高校加强成本核算和加大与用人单位合作等。从上述问题和建议的提出,结合C高校具体情况,对其五个补偿主体的补偿比例(补偿金额占教育成本的比例)有如下构想:政府应补偿60%,受教育个人补偿25%,用人单位补偿2%,社会捐赠补偿为5%,高校自身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