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失能老人数量开始扩大,对于长期护理的需求增加;上世纪80年代国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家庭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小型家庭增多、女性外出就业比例提高等,这些都导致了传统家庭照护功能的弱化,长期护理责任由家庭转移至社会。长期护理保险作为解决失能老人支付长期护理费用支出以及接受长期护理服务的风险安排,在国外已有较为完善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国外的实践经验表明,长期护理保险对于满足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需求,缓解失能家庭的财务风险,减少政府医疗护理保障支出赤字都具有显著的效果。国务院人社部于2016年6月下发《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在承德等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承德市作为国家首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在制度体系、保障水平、服务内容、服务机构、资金筹集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制度安排。本文通过对承德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施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对其制度实施情况、效果以及问题等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国内其他试点相比,承德市具有特殊的经济社会地理环境,例如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相对不健全,民众保险意识较弱,且临近北京,导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这些实际情况都导致了承德市具有覆盖范围相对狭窄、基金具有筹集与收入挂钩,待遇给付与支出挂钩、鼓励居家护理与积极实践“互联网+”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承德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落地实施,但是在承德市政府与经办商业机构太平洋保险的合作下,承德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仍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制度试点效果显著减轻失能人员及家庭的经济负担与事务负担,并促进了当地医疗、养老及护理业发展。良好的实施效果背后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制度体系不健全、覆盖范围不全面、护理服务质量较低以及稽核成本高,难度大等。针对在实施过程中已经出现的问题以及逐步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通过对德国强制性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日本社会性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及美国商业性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行研究,寻求解决办法,提出了多方主体共同建设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扩大制度保障范围,设立专项工作小组、提高护理服务人员收入水平,加强护理服务技能培训以及设置护理服务评分机制,鼓励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的途径等完善建议。由于制度试点时间较短,数据不充分等客观情况的存在,本文仅对承德试点的实施情况、效果和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对于国内其他试点的情况的分析以及试点间的对比分析,政策效果的定量分析,筹资机制与给付机制的定量测算等方面的研究存在欠缺,以期以后继续进行深入和具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