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以开封市顺河回族区的回族群众为主要研究对象,观察回族使用的汉语在几种典型的社会因素变项影响下产生的不同变体。通过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常用的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来统计回族在语言使用中对先民母语词汇的选择和使用频率,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和相关问题的答语来推测当地回族群众不同年龄层次、职业阶层成员对语言中民族成分的态度,结合语言接触、语标理论和语码的转用与混合等语言学基础理论,联系民族心理特征、历史背景和宗教影响等因素,对开封顺河回族区的回族群众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体现出的种种特殊现象做出归纳和分析,较为合理地解释了各种社会变体形成的原因。回族先民在入华定居之后的数百年中,语言上经历了多语-双语-单语的变化。多语时期的回族先民在异域由于共同的境遇和宗教信仰而汇聚一起,形成最初的多族源集合体,尽管族别和语言上的差异明显,但这种差异远远小于和集团外的汉语以及与汉文化之间的差异,正是这种西亚和东亚传统文化之间的巨大不同使得回族先民在入华后形成的多族源集合体内部自觉产生凝聚力和认同感,使他们走上了向民族共同体发展的道路,表现之一就是集团内部共同语的产生。自回族选择使用汉语之后,就逐渐为其打上了民族烙印,在使用过程中倾注了强烈的民族情感,显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尤其是当汉语和伊斯兰教发生联系以后,回族同胞出于维护自身传统宗教文化的本能,内向地寻找文化的独特之处并在语言上强调和宣扬之,表现之一就是语言中特殊的词汇成分——先民母语词汇以及对一些词汇感情色彩或语义的变更。当今社会中回族的言语活动可以分为世俗生活中的语言使用和宗教仪礼中的语言使用两部分。前者是相对于回族同胞的国民身份而言的,后者则是对应了回族的穆斯林身份,两种身份均匀合一而又时有侧重,体现在语言使用上便是汉语和民族母语特征的混合以及不同语境之间的语码转换。表现为民族母语词汇在言语中的高频率出现和讲经过程中少量“经堂语”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本民族成员交往时使用民族母语词汇的频率有所降低,限于见面时的问候语和某些专有词汇,民族色彩较宗教场所的语言使用相对较轻;在和外族群众交往时(主要是汉族)回族使用“回族化”汉语的程度最低,在言语活动中基本不涉及本民族母语词汇,回族和汉族共用同一方言,回族所使用汉语的“语标”作用降至最低。本文通过观察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回族群众的言语活动,选择特定受访对象进行回族使用汉语的社会语言学调查。经过对性别、年龄、阶层、职业四类变项影响下产生的语言变体的考察,发现在当今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回族在语言使用上不仅与同一地域的汉族具有明显差别,在民族内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也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三部分都有表现,最为突出的还是在词汇的选择上。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上来说,回族内部不同群体对某些词汇尤其是对代表族外文化的一些词汇的接纳和排斥,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心态。文中罗列了开封顺河区回族在语言使用上出现的各种变异现象,并结合民族、宗教、从文化接触等诸多因素分析其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