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病毒培养条件的优化与犬瘟热RT-LAMP诊断方法的建立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ing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犬瘟热(CD)是一种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犬急性传染病。CDV属于副粘病毒科的麻疹病毒属。主要引起犬科、鼬科和浣熊科动物犬瘟热的发生,大熊猫和小熊猫等我国珍稀野生动物也不能幸免。伴随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动物对CDV的适应,它的自然感染宿主范围在不断扩大,给犬瘟热的防治带来新的难题。目前犬瘟热的防治的方法主要是疫苗接种和及早发现,及时隔离,因而制备稳定、高效的CDV疫苗和建立灵敏、特意的CD诊断方法尤为重要。在本实验中优化犬瘟热病毒的培养条件和建立反转录等温环介导核酸扩增诊断方法,分别为CDV疫苗制备奠定了基础和CD诊断建立了新的方法,对犬瘟热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1犬瘟热病毒细胞培养条件的优化   犬瘟热的疫苗一般使用弱毒病毒,然而现在许多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病毒的培养困难,因而培养出稳定,高效的病毒对犬瘟热疫苗制备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对病毒在细胞上培养的条件作了优化,最终通过TCID50检测确定病毒细胞培养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显示:(1)细胞在培养12-18h时接毒,在72-96h时收毒病毒效价最高;(2)病毒培养的温度在35℃,维持液pH值在7.1-7.3时病毒滴度最高;(3)生长液中血清含量对病毒滴度影响不大,而在维持液中血清含量在0.5%-1%时病毒滴度高于其他血清含量;(4)细胞密度在4×105个/ml细胞效价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细胞密度;(5)在病毒培养的同时添加少量胰酶能明显提高病毒的滴度,并且胰酶含量在0.8-1.0μg/ml时病毒滴度最高。(6)不同接毒量的细胞生长曲线显示病毒接毒量在104TCID50/0.1ml,接毒84-96h时收毒得到的病毒效价最高。实验还对鸡胚成纤维细胞和vero细胞培养犬瘟热病毒的效果做了比较,结果证明用vero细胞培养犬瘟热病毒能够形成更稳定的细胞病变(CPE)。   2犬瘟热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RT-LAMP)诊断方法的建立   根据GenBank中犬瘟热病毒H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内(FIP,BIP)、外(F3,B3)两对引物,其中外引物扩增片段的大小为247bp。通过对反应条件中内、外引物的比例、dNTP浓度、Mg2+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条件逐一优化,成功建立了犬瘟热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该方法在60℃下保温50min即可完成,可检测至10-1TCID50滴度的病毒,与常规RT-PCR检测方法相比灵敏100倍。经对犬腺病毒、犬细小病毒、狂犬病毒、犬冠状病毒同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由于RT-LAMP检测技术在恒温的条件下进行,不需要特别昂贵的仪器设备,检测方法简单,因此可以使之在基层实验室及现场监测方面广泛使用,在快速检测方面具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