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产业转移已经历了四次浪潮,中国作为第四次浪潮中的参与者,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承接了大量制造业。从中国国内来看,国内产业梯度的存在使得大量步入成熟期的制造业从珠三角地区向长三角地区转移,并进一步向中西部迁移。然而,尽管存在这种省际经济发展差距,但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导致发达地区内部的区域产业转移仍将是“十二五”期间重要的经济活动。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正是省内区域产业转移最频繁的省份之一。江苏按经济发展的差异可以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区域,其经济发展梯度为区域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江苏区域产业转移为缩小省内的区域经济差距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成为江苏省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强烈的行政色彩所导致的区际产业转移的弊端日益严峻,如转移产业的层次较低造成苏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固化,重化工的转移产业类型对苏北地区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等等。这些弊端严重阻碍了苏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江苏实现全省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因此,如何把握江苏区际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力机制,进一步从质和量上推动江苏省内区域产业转移,以实现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1章是导论,在对现实情况的考察和已有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第2章为建立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区际产业转移动力机制的内涵、类别和作用模式进行剖析,从力学的角度将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划分为动力驱动机制、动力传导机制以及动力反馈与强化机制,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
第3章至第5章从理论视角对区际产业转移动力机制进行了展开分析。第3章中我们从市场、政府以及社会网络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其中市场驱动机制主要由产业演进和要素流动来完成。政策驱动机制是弥补市场失灵的有效方式,主要通过制定政府政策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来推动区际产业转移。社会网络机制主要通过微观网络和宏观网络达到促进区际产业转移的目的,但最终仍需通过市场和政府来发挥其功能。第4章概述了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力传导机制所包括的内容,指出动力传导机制主要通过产业价值链和产业集聚这两种方式来完成对区际产业转移的传导,其中产业价值链对产业转移产生向心力和离心力,企业最终的决策则取决于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对比。区域产业集聚对区际产业转移的传导机制主要取决于四种力量的博弈:产业转出区的集聚经济对产业向外转移产生粘性,而集聚不经济推动了产业的向外转移;产业转入区的集聚经济对产业产生吸引力,而集聚不经济则对产业的迁入产生斥力。第5章中我们将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力反馈与强化机制分为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布局优化和区域创新系统三种机制。通过分析区际产业转移与这三种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现当产业结构升级并实现集聚经济后,由于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而产生极化效应,导致企业的迁移行为。产业布局优化主要通过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对区际产业转移产生强化作用,已经进入成熟和衰退阶段的产业会在布局优化过程中被淘汰。区域创新系统则通过与区际产业转移在环境、技术、结构和制度等四个方面的耦合而强化企业的迁移决策。
第6章至第8章对江苏区际产业转移动力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第6章在介绍江苏省区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沿革和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引力模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以及三大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引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苏南与苏北之间的引力大于苏南五市之间的引力,苏北与苏中之间的产业转移引力大于苏北与苏南之间。第7章在本文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采用江苏省1996年至2008年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验证了上述各种机制对区际产业转移、进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第8章对江苏区际产业转移的政府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论证发现区域协调政策通过促进吸引FDI、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力资本转移等方面推动了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第9章对全文的研究观点和结论做了总结,提出研究的政策意义,并对推动区际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的继续研究提出一些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