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在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主导权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YM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逐步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东亚地区目前是世界上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东亚区域合作的要求也日益突出,东亚区域合作势头日趋增强。但是,与已经建立起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欧美地区相比,东亚的地区合作稍显逊色,东亚合作面临着挑战,其中东亚地区的多元化特征、复杂的国家关系以及深层次的历史矛盾,是东亚合作的主要障碍。 在地区合作和一体化的过程中,谁来当“头”始终是一个敏感问题。这里所说的“头”,并不具有法律或行政意义上的隶属关系,而是指一国或国家集团对地区合作的主导作用和影响力。这种作用和影响并非通过暴力、强制和法律来实现,而是由它本身的力量、能力以及它的主观愿望所决定,是其他国家不得不承认和接受的,尽管有时出于无奈。从东亚合作的历史和现实因素来看,只有东盟最适合担当此任。 全文分为导言和四部分。导言主要论述了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 第一部分概述了新地区主义的区域合作主导权理论,探讨了东盟在当今的东亚合作中所扮演的主导角色。本文认为,东亚区域合作主要包括作为共同体出现的东盟以及中、日、韩,东亚区域合作层次丰富,其合作方式也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目前比较固定的是东盟10国、多个“10+1”和“10+3”合作机制以及首届东亚峰会中酝酿形成的“10+3+3”机制。迄今为止,东亚合作的各个层次均由东盟在唱主角。不管是“10+3”、“10+1”,还是东亚峰会,起牵头和纽带作用的总是东盟10国。如果说东亚合作就是一辆满载乘客的汽车,沿着一定的方向前进,那么,一直以来这辆车的驾驶员都是东盟,东盟在其中实际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发挥了主要的领导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东盟的设计、倡导和组织,就没有今天的东亚合作;没有东南亚地区的合作和东盟的推动,就没有现在的东亚合作进程和东亚合作机制的建立。 第二部分探讨了东盟参与和主导东亚地区合作的原因。在目前的形势下,东盟能够担当东亚合作的领导者,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东盟主导东亚地区合作是历史形成的。东盟开展区域合作的时间比较早,在区域合作模式、合作机制以及具体操作流程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宝贵的发展经验。而东北亚地区各国只有双边关系而缺乏多边的联系。因此,东南亚国家的领导人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局势,以东盟为平台,主动地发起
其他文献
民事诉讼是以解决纠纷为目的的活动,在这一诉讼过程中,根据诉讼主体在诉讼中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可以将民事诉讼模式分为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两种类型。长期以来
区域合作被认为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国际现象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东亚在世界政治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围绕东亚区域合作这一主题,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