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宁夏青铜峡低洼盐碱地地下水位高、灌水洗盐效果差、改良利用困难的瓶颈问题,通过测试分析盐碱地不同间距暗沟两侧土壤水盐动态变化,研究不同间距暗沟对盐碱地灌水洗盐、土壤水盐动态变化、土壤含盐量、pH值以及对垂柳生长发育等的影响,筛选确定适宜该低洼盐碱地改良利用的最佳暗沟间距,为宁夏引黄灌区乃至我国同类地区低洼盐碱地改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间距暗沟对土壤含水率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2017和2018年,随着暗沟间距的减小,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均呈下降趋势。2017年,3 m、6 m、9 m和15 m间距暗沟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分别比CK降低15.98%、10.54%、23.67%和8.06%;2018年,3 m、6m和9 m间距暗沟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分别比CK降低3.80%、2.56%、6.23%,15 m间距暗沟处理的土壤含水率比CK升高9.76%。由此可见,9 m暗沟处理土壤含水率最低,排水排盐速度最快。(2)不同间距暗沟对土壤pH值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2017年,随着暗沟间距的减小,各土层土壤pH值呈整体下降趋势,3m、6m、9m和15m间距暗沟处理的土壤pH值分别比CK降低4.86%、5.28%、2.56%和2.70%;2018年,6 m间距暗沟处理的土壤pH值比CK降低1.21%,3 m、9m和15 m间距暗沟处理的土壤pH值分别比CK升高0.46%、0.78%和0.05%。由此可见,6 m暗沟间距对土壤pH的降低效果最佳。(3)不同间距暗沟对土壤含盐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2017年,3m、6m、9m和15 m间距暗沟处理的土壤含盐量分别比CK降低4.37%、7.77%、32.23%和15.17%。2018年,3 m、6m、9m和15m间距暗沟处理的土壤含盐量分别比CK降低46.12%、39.61%、52.67%和28.77%。由此可见,9 m的暗沟处理的土壤含盐量最低,3 m和6 m暗沟处理次之。(4)不同间距暗沟对垂柳生长发育指标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2017年,3 m、6 m、9 m和15 m间距暗沟处理垂柳的胸径分别比CK增加了 69.94%、75.51%、80.52%和69.57%,树高分别比CK增加了 28.57%、38.86%、58.11%和24.86%,冠幅分别比CK增加了 39.31%、46.89%、51.57%和43.37%。2018年,3m、6m、9m和15m间距暗沟处理垂柳的胸径分别比 CK 增加了 58.82%、66.97%、32.82%和 66.82%,树高分别比 CK 增加了 30.99%、36.70%、52.97%和 22.64%,冠幅分别比 CK 增加了 30.38%、39.80%、46.51%和 28.05%。由此可见,盐碱地9 m对垂柳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显著,6 m和3 m间距暗沟处理次之。由不同间距暗沟对低洼盐碱地水盐运移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9m间距为低洼盐碱地最佳暗沟间距设计,可有效解决青铜峡低洼盐碱地地下水位高、灌水洗盐效果差、改良利用困难的问题,为我国同类地区低洼盐碱地治理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