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分析并归纳总结了导师崔红生教授治疗湿热咳嗽的临床用药经验规律,为进一步认识及临床治疗湿热咳嗽进行初步的探索学习。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采集获得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崔红生教授专家门诊符合湿热咳嗽诊断的患者共105例,初诊及复诊处方共132例。收集患者的编码、性别、年龄及中药初诊/复诊处方,参照相关教材以及相关国家标准对纳入处方的中药药名、药性、功效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并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使用其统计作图的功能,统计分析纳入病例的一般资料及纳入处方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分布规律,运用IBM SPSS Statist ics 20及IBM SPSS Modeler 18对录入数据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同时绘制药物网络图使数据可视化。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105例患者,并收集处方132首,其中患者年龄分布按比例由多到少分别为46-69岁-中年(70.5%)>18-45岁-青年(18.1%)>69岁以上老年(11.4%),女性患者人数多于男性患者;2.频数分析:132首处方中共出现药物86味,用药频数2075次。其中滑石、甘草、薏苡仁、豆蔻、厚朴、半夏、苦杏仁、浙贝母、芦根、射干等药物使用频数均在60次以上,使用频率大于3%,是导师崔红生教授在治疗湿热咳嗽时的常用药物;3.四气:寒性(大寒、寒、微寒、凉)药物36味,热性(热、温、微温)药物31味,平性药物19味,寒性药物出现974次,热性药物出现726次,平性药物出现375次,频率为寒性(46.94%)>热性(34.99%)>平性(18.07%)。4.五味:按照药物使用频数分类,甘味药物出现921次,苦味药物出现894次,辛味药物出现790次,淡味药物出现328次,酸味药物出现105次,咸味药物出现54次,涩味药物出现10次。其中苦味药物44味,辛味药物38味,甘味药物36味,其中酸味药物9味,咸味药物6味,淡味药物5味,涩味药物2味。5.药物归经:将纳入处方中的药物按照归经进行归类统计,共有心、肝、脾、肺、肾、大肠、小肠、膀胱、胆、心包、胃、三焦十二类。其中肺经药物47味,胃经药物38味,脾经药物34味,肝经药物31味,心经药物25味,大肠经药物12味,肾经药物10味,膀胱经药物9味,小肠经药物6味,胆经药物4味,心包经药物2味,三焦经药物2味。6.药物功效:本次研究中所纳入药物分为化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化痰药、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温里药、消食药、解表药(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开窍药、理气药、止血药(化瘀止血药)安神药(养心安神药)、补虚药(补血药、补气药)、攻毒杀虫止痒药、活血化瘀药(活血调经药、活血止痛药)、利水渗湿药(利湿退黄药、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平肝熄风药(息风止痉药)、清热药(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收涩药(固精缩尿止带药、敛肺涩肠药)、共16类药物功效。7.聚类分析:本研究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根据药物功效分类统计的结果,将使用频率为前三的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化痰止咳平喘药分为4组,利水渗湿药分为2组,清热药分为4组。8.关联分析:在低条件支持度上调至50.0%,将最大前项数设置为4,最小规则置信度设置为90.0%,按照支持度百分比排序的基础上得到共86条项集,选择其中9组药对:滑石-甘草、半夏-厚朴、薏苡仁-豆蔻-厚朴、苦杏仁-半夏-滑石、滑石-薏苡仁-甘草、薏苡仁-厚朴-滑石、滑石-芦根-薏苡仁、滑石-射干、滑石-浙贝母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可视化处理绘制“网络图”发现:滑石、甘草、芦根、苦杏仁、薏苡仁、豆蔻、半夏、厚朴、射干、浙贝母10味在关联规则算法上具有明显关联的药物构成了导师治疗湿热咳嗽的方剂的主要构成。研究结论:(1)结合药物疗效、性味的数据分析结果,导师治疗湿热咳嗽常用药以化痰止咳、利水渗湿、清热、化湿药物为主,性味主要为辛开苦降止咳,甘淡渗湿祛湿,寒凉清火泻热。以清热、祛湿、止咳、宣畅气机为治疗原则。(2)根据关联分析结果的分析,可见滑石-甘草、半夏-厚朴、薏苡仁-苦杏仁-蔻仁、滑石-芦根-薏苡仁、滑石-射干、滑石-浙贝母是导师临床常用药对;(3)导师常运用滑石、甘草、芦根、苦杏仁、薏苡仁、豆蔻、半夏、厚朴、射干、浙贝母等药物所构成的三仁止咳方作为常用方剂在临床上治疗湿热之邪所导致的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