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汉语语序的研究历来得到学界的重视,近年来,学者们从多角度、多层面对语序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对现代汉语语序共时平面的考察上,对语序历时的发展及其生成机制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甚至还存在一些定性不明,含糊不清的认识。本文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对不同性质的倒序形式进行区分并科学归类,力求全面清晰的展现汉语倒序形式的发展概貌,并与语言类型研究成果相映证。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历时语料进行定量统计分析,把握倒序历时发展的脉络。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知视角考察倒序形式的生成机制,并在汉语各系统中对其进行有效性验证。本文主体部分分四个步骤进行:首先,对汉语倒序类型进行概括。对倒序概念的范围进行认定,区分语法性倒序和语用性倒序,在此基础上分析倒序的不同类型。倒序分析包括句子主体结构(主—谓—宾)成分之间的倒序关系、主干与辅助成分间的倒序关系、词和固定性结构内部的倒序关系,前面两项是句法层面的倒序,后面一项是词法层面的倒序,句法和词法层面的倒序具有互通性。第二,选择不同时期的四种语料进行定量统计分析,以实例说明汉语语序历时变化的状况,对汉语倒序形式的发展特点进行概括。第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索倒序的生成机制。语序结构形式与人们改造世界过程中获得的实际经验相关,对客观世界的倒序存在形式的感知逐渐发展成为类型性的思维模式,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因此在语序上体现这类思维模式的特征,倒序与现实世界的倒序性存是象似的。第四,在语言各系统中对生成机制进行有效性验证。人的类型性思维模式形成后,必然会反映在其精神的和物质的活动中,这是具有普遍性的,因此,不仅语言的句法和词法层面会体现这种机制特点,其它语言系统甚至于非语言领域都会有相应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