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生态和谐—斯多亚学派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reman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斯多亚学派生态伦理思想,探讨理性与生态和谐之间的关系。研究重点是:首先追溯斯多亚学派思想渊源,探讨在斯多亚学派之前古希腊哲学家们如何看待理性应当追求什么,到了斯多亚学派这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理性开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再从斯多亚学派理性思想的内涵中得出自然是什么,自然本身是理性的、介乎神性的、道德的、和谐的,人的理性是自然的理性,人的理性就应当追求和谐。进一步的反思生态危机的根源是在于近现代理性是以人类自我为中心、推崇机械的自然观使理性的过度膨胀,这些导致了人对自然的不断征服,自然成为为人类服务的工具,进而使人与自然相互对立起来。  近现代理性对于理性追求和谐的遗忘导致了当今生态危机的产生。返本溯源,本人试图从斯多亚学派的理论学说中关于理性与生态和谐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类理性思想的发展,生态和谐之于人类的重要意义,纠正近现代理性指导下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缺陷问题,从中得出其对当今生态和谐观的启示性作用,找寻怎么样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有利于生态和谐。
其他文献
不可或缺性论证是由蒯因(Willard Van Orman Quine)提出的重要论证,它为数学实在论提供了理论支持。1953年,蒯因在《从逻辑的观点看》一书中初步提出了他的数学哲学思想;1960年,他
当前频发的环境问题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人类不断增加的物质需求与自然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关于环境正义的问题研究愈发迫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环境正义的讨论一直是个热点,有多种理论争论和观点。詹姆斯·奥康纳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献中厘析出环境正义思想,提出生产维度的环境正义理论,有利于解决分配性环境正义的现实和理论困境。奥康纳生产性环境正义思想吸收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法兰克福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