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泽、良渚文化三大纹样母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ncai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序列,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经确立了它在整个中国史前文化格局中的定位,随着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玉器时代”概念的探索,对这一时期重要的纹样母题的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考古学中精神领域以及早期美术史研究的深入,同时对于良渚文化区域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的研究在环太湖地区史前文化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基础上,论述结构以该地区崧泽——良渚文化三大纹样母题为中心,通过点线结合的方式:长时段个体纹样发展的单线衍变,结合三者的汇合点,点线及面,从而了解良渚文化在史前社会文明化进程中所具有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其中,纹样母题的研究一方面在宏观上以区域性考察为主,另一方面在微观上注重形式细节的把握,运用符号学、图像学等方法,结合考古学背景对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进行了风格上的阶段性和特征性划分。本文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作为崧泽——良渚文化的三个纹样母题:圆和弧边三角、鸟形象、螺旋纹,它们分别是这支文化序列中兴盛一时的图纹母题,它们的发展历程伴随着崧泽——良渚文化从发展、兴盛、走向衰落。最为重要的是,在良渚文化兴盛时期,它们是构成良渚文化鼎盛时期观念之集大成者——玉器上神人兽面像的单元构成;其次,分别在后面的三章中对三个纹样母题各自的形成发展轨迹进行了追述。崧泽晚期盛行的圆和弧边三角,作为早期太阳崇拜的标志,进入玉器神人兽面像的图像组合系统中,构成最主要的兽目结构;第二个纹样母题鸟形象历时已久,从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化,构建起环太湖地区人们崇鸟的实用性与礼仪化相结合的思维结构;在与神人兽面像同出的鸟形象,同时与兽目具有相同结构,彰显出三位一体的原始宗教意义;至良渚晚期鸟首与螺旋纹的组合,成为最显著的观念物化图纹;第三个螺旋纹,总是作为附生形式出现,从前期与圆和弧边三角组合开始,中期同样大量出现于神人兽面像体系中,良渚晚期同鸟首的组合,可能预示着良渚人新的崇拜观念之物。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再次强调这三个纹样母题最大的意义所在:第一它们作为单元结构系统搭建了良渚精神领域集中反映的神人兽面像,第二组合形成中国早期想象物的崇拜;进而总结出环太湖地区史前文化信仰的特殊性:从自然崇拜(太阳崇拜)——祖先崇拜——想象物的崇拜,折射出的社会变化为发展中的民众信仰——集权社会的信仰——良渚社会集权瓦解后,意识形态松散,民众开始的意象物崇拜阶段,开启了中国对于想象物——龙、凤的先河;这三个纹样母题在风格上分别为风格化时期、古典时期与符号化时期。
其他文献
<正>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有关制度规定(一)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寿命内,因为磨损、陈旧等原因造成的价值减少额,按照确定的方法
本文根据国外食品欲进入中国市场的研究背景,进一步探讨了当前国外食品进入中国市场所面临的文化差异、品牌差异、政策差异、价格差异、服务差异等问题,并以斯里兰卡MALIN饼
由于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全球的影响力,北京奥运吉祥物五福娃具有巨大经济利益。根据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保护的法律及其惯例,五福娃知识产权的归属及其受益的权利是非常清晰的,
研究在没有外加碱的pH值渐变条件下,用黑曲霉酸性蛋白酶(酶活力3000U/g)水解玉米渣,利用特殊的热处理提高其水解度和降解率的方法。考察未经热处理、经热处理各种水解条件对
<正>踝关节扭伤是指人行走不慎使踝内翻时所致的踝部韧带损伤而出现跛行、踝关节疼痛、肿胀及皮下淤血等一类症状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如冷敷、外敷中药、推拿
主位语与述位语理论,可用来对比不同语言,继而推动国内外语教学、翻译工作等。作者提出假设:若汉语和英语描述同样的事物,其主位语和述位语的表达方式存在差异。为了论证以上
研究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市场中,拥有专有技术的在位厂商对其技术的授权动机.研究结果表明,在消费者对产品未来市场规模的预期为随机变量的假设下,如果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弱或
<正> 90年代,是中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与风险并存的年代。在这20世纪末的关键年代,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成为举国上下一致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成为党中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对品牌的认定,质量好,服务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首选。品牌形象效应也给企业带来的更多的利益,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本
<正>踝关节扭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多是由于跑跳、行走、运动姿势不当引起,外踝损伤多见,治疗上多采用踝关节制动、解痉消肿等药物治疗[1]。我们于2007-03—2009-12采用耳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