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管中R32的沸腾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ongh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采用高效节能的换热设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在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同样不应该被忽略,考虑到不同制冷剂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故在提高单管的换热效率的同时选择对环境危害小的制冷剂已成为研究热点。提高单管的换热效率一种做法是将沸腾换热引入到单管换热之中,因为沸腾是两相换热的重要组成形式,两相换热的效率明显高于单相换热,另一种做法是研究不同强化管对换热的影响。由于R32对环境的危害小于R22,因此首先研究了R32在光管中的流动沸腾换热,然后研究R32在不同竖凹槽内螺旋波纹结构下的流动沸腾换热,同时研究了此种强化结构在不同管径下的强化表现,得到不同管径下的最优竖凹槽数量,最后进行了R32和R22在最优强化结构下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比较,为R32替代R22提供理论基础。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研究R32在套管结构中流动沸腾现象以及不同因素对其影响,选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对R32在光管管径3、4、5、6和7 mm的水平套管结构内流动沸腾进行换热模拟,建立了三维稳态套管沸腾换热模型。R32在内管流动沸腾,水在外管流动,通过外管水的加热使内管R32发生沸腾。研究R32侧表面换热系数和内管压降在内管流速、管径、管外雷诺数、饱和温度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R32侧表面换热系数和内管压降都随着内管流速的增大而增大;管外雷诺数对内管压降基本无影响,而R32侧表面换热系数随管外雷诺数的增大而减小;R32侧表面换热系数与内管管径成正比例,内管压降与内管管径成反比例;R32侧表面换热系数基本不受饱和温度影响,内管压降却与饱和温度成正比例,其原因是R32的热物性发生变化。对套管中R32侧表面换热系数影响最大因素是内管流速,其次是管径、管外雷诺数、饱和温度;对内管压降大小影响的因素依次是内管流速、管径、饱和温度、管外雷诺数。2.建立5 mm内管管径下的不同数量竖凹槽内螺旋波纹管三维稳态沸腾换热模型,对R32在管内的流动沸腾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同光管相比,内螺旋波纹结构强化了沸腾换热但增大了内管压降,表面换热系数和内管压降分别提高至光管的147%和221%。随着竖凹槽数量的增加,竖凹槽内螺旋波纹管的表面换热系数和内管压降均先增大后减小,竖凹槽数量为16时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光管的157%和261%。此外,通过比较不同数量竖凹槽内螺旋波纹管的强化沸腾效果与泵功率损耗的关系(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a,PEC),发现竖凹槽数量16时,PEC为最大值(1.523),因此,竖凹槽数量为16时,5 mm内管竖凹槽内螺旋波纹管性能最优。3.对内管管径为3、4、5、6、7 mm的不同管径竖凹槽内螺旋波纹管进行沸腾换热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同光管相比,内螺旋波纹结构强化了沸腾换热但增大了内管压降,表面换热系数和内管压强分别提高至光管的160%、150%、147%、138%、130%和240%、230%、221%、202%、200%,此外,当内管强化结构保持不变时,内管强化结构对表面换热系数和内管压降的强化程度均随着管径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竖凹槽数量的增加,竖凹槽内螺旋波纹管的表面换热系数和内管压降均先增大后减小。通过比较不同数量竖凹槽内螺旋波纹管的强化沸腾效果与泵功率损耗的关系(PEC),发现在内(外)管内径分别为3、4、5、6、7 mm,6.2、7.2、8.2、9.2、10.2 mm、内(外)管壁厚度为0.2 mm和内螺纹高度0.3 mm下,竖凹槽数量为10、12、16、18、20时竖凹槽内螺旋波纹管的换热性能最佳。与此同时还发现在凹槽数量和竖凹槽内螺旋波纹结构高度相同时,不同管径下的PEC并不相同,表明同种竖凹槽内螺旋波纹结构在不同管径下的强化作用并不相同。4.以不同数量竖凹槽的内螺旋波纹管的三维稳态沸腾换热模型为基础,探究竖凹槽内螺旋波纹管内R32、R22的沸腾换热特性。研究了3、4、5、6、7 mm内管管径下R32、R22侧表面换热系数和内管压降在内管流速、管外雷诺数、饱和温度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R32、R22侧表面换热系数和内管压降都随着内管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在低内管流速时,R32表面换热系数为R22的1.3倍,同时两者内管压降相接近,但在高内管流速时,R22表面换热系数为R32的1.3倍,但是其内管压降为R32的1.1倍;管外雷诺数对内管压降基本无影响但内管压降随着管径的减小而增大,R32、R22侧表面换热系数随管外雷诺数的增大而略微增大,其中R32的表面换热系数为R22的1.48倍,R22的内管压降为R32的1.21倍;R32、R22侧表面换热系数随饱和温度的变化较小,两者的内管压降均随着饱和温度减小而略微增大,在饱和温度变化时,R32的表面换热系数为R22的1.5倍,R22的内管压降为R32的1.25倍,R32相比于R22具有更大的表面换热系数和更小的内管压降。
其他文献
北斗导航系统(Bei 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的民用导航电文信息(Civil Navigation Message,CNAV)在开放的信道中透明传输,没有设计安全认证机制,容易遭受到欺骗攻击,面临着被篡改和伪造的威胁。为了保障CNAV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文根据北斗三号CNAV的信息类型和编排特点,利用区块链防篡改、可追溯的特点,采用国产密码,提出了基
学位
本课题以伽师瓜与86-1甜瓜作为研究对象,将链格孢菌以无损接种的方式接种在伽师瓜的大网纹、小网纹、无网纹处。并对其外果皮、内果皮、果肉的苯丙烷代谢途径以及病程相关蛋白活性研究,讨论链格孢菌对伽师瓜不同网纹以及不同组织侵染力的差异。再使用损伤接种的方法,将链格孢菌分别接种在伽师瓜以及86-1甜瓜上,观察侵染过程中果皮果肉组织细胞壁结构变化,探究伽师瓜与86-1甜瓜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纤维素酶、漆酶、β
学位
近年来,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保障信息系统安全注入强大动力,然而,如何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研究和利用这些前沿技术,及时有效发现系统异常,评估系统状态,提高系统应急响应能力,还有待提高。面对复杂的应用场景,现有的信息系统异常检测方法存在过度依赖数据标注、对时序数据的时间依赖性关注较低以及系统异常状态难以量化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深度学习技术与系统状态评估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并在现有理论基础
学位
随着“长江大保护”政策的实施,以长江流域江河湖泊为代表的我国内陆水域的生物资源存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鱼类资源具有衡量水域内生态环境是否稳定健康的重要功能,在不损害其生活状态及周围环境的前提下,高效、准确的得到鱼类资源数量、生长状况、空间分布等信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鱼类资源的声学调查凭借其对生物无损害、对环境无破坏、调查范围广、效率高、消耗人力物力少等诸多优势,
学位
随着我国民航业的迅速发展,飞行员队伍规模日益壮大,确保飞行员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提高飞行效率、保障民航运输安全的重要环节,保障飞行员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民航业一直关切的问题。但是,长期处于饮食不均衡、低压缺氧和高空辐射等环境中的飞行员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心理、生理和行为的改变,引发明显的慢性反应,最终影响飞行安全。因此,开发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对人体无害的飞行员健康筛查与防护技术不仅可以实时高效地精准监
学位
为满足大型企业自动化生产与仓储管理作业需求,通过优化调度算法,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设计过程自动化分拣及仓储管理系统。首先,硬件方面改装核心处理器与分拣控制器,调整系统通信网络的连接结构;其次,在硬件设备的支持下,结合货物价值与剩余时间,计算分拣任务的优先级;再次,利用优化调度算法生成货物分拣调度路径;最后,通过入库、出库等步骤,实现系统的自动化仓储管理功能。实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系统的平均分拣仓
期刊
南太平洋大眼金枪鱼作为重要的海洋渔业捕捞对象,目前已成为我国远洋渔业捕捞的重要产业之一,其资源量丰富且分布广泛,在远洋渔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之下,传统的渔情分析方法逐渐不能满足现有问题的需要,同时数据的获取能力和渠道也日趋多样化,而传统的线性模型在对高维数据进行分析时,数据的复杂性及冗杂性往往会导致模型准确率降低,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预报模型来处理海洋渔业问题,成为了一大难点。本文在查阅深度神经网络资料
学位
自适应多速率编码AMR(Adaptive Multi-Rate)在Vo 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AMR作为新的载体,其隐写和隐写分析也成为多媒体安全学科研究的重点。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研究基于LSTM(长短期记忆)和基音延迟多特征融合的隐写分析算法。首先提取语音信息流中的基音延迟序列,挖掘表征帧内和帧间统计特性的四个特征,并
学位
原肠胚的形成涉及到细胞和组织的大规模的重新排列,外包过程在斑马鱼早期发育阶段是必要的,在外包过程中,包膜层(EVL)、卵黄合胞体层(YSL)和深层细胞(DCs)从动物极向植物极的协调扩张是原肠形成的必要条件。外包发生开始于囊胚期结束时,囊胚细胞沿着卵黄细胞迁移,细胞的大规模形态发生运动,是斑马鱼发育过程中的第一个形态发生事件。已经有研究表明,干扰外包时期EVL的分化将导致斑马鱼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
学位
机载气象雷达作为民航飞机上不可或缺的电子设备,它能够实时探测并显示航路的气象信息,帮助飞行员及时规避危险气象,从而保障民航飞机的安全运行。随着飞行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机载气象雷达探测能力急需得到提升。与传统机载气象雷达相比,双极化气象雷达可以交替或同时发射水平、垂直极化电磁波信号,不仅能够获得不同极化通道的雷达回波强度信息,而且能够获得气象目标的相态、形状、空间分布等信息。因此双极化气象雷达具有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