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研究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但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80年代以来,股票市场发展迅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尤其是股价的大幅波动和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使股市泡沫问题的研究开始有了重要的现实价值。自从20世纪后半叶以来,国际金融体系剧烈变化,各国开始实行更灵活的汇率制度,汇率的波动范围也随之扩大。在新型开放经济中,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被看成是具有互动关系的系统,外部冲击会通过外汇市场的传导引发国内股票价格的变动,本国货币相对于外国货币的升值会导致国内股票和债券价格的上涨和外国资产价格的下跌。发生在日本,台湾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例子都说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产价格不仅受到其自身决定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实力的增强,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更是持续上升。本文主要用市盈率作为衡量股市泡沫风险的重要指标,讨论了汇率升值背景下股市泡沫的测量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汇率因素与市盈率相结合,给出了在本币升值预期条件下,理论市盈率的测算方法。然后分别对日经225指数和沪深300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到了相关的结论。通过对两个股市的比较得出,汇率升值会推动股价的上涨,如果股市得不到正确引导,股市泡沫就可能产生并加速膨胀。文章在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写作思路、内容体系和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并指出研究本课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第二章是分析研究的基础。本章主要分为两小节。第一节主要介绍了经典的股票定价模型,作为以后研究的基础;第二小节主要介绍了汇率对股价影响的传统理论模型,并用相关模型进行了理论上的解释。第三章主要对以往测量股市泡沫的方法进行总结,并在最后进行评价。总体上,这一章是以后研究理论上的准备。第四章是模型的建立及实证分析。本章是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本课题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模型的建立、假设条件的设定、变量的选取直接关系到本文实证分析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在这一部分中,本文首先对一般的市盈率标准进行了改进,然后运用改进的模型对日本股市进行了实证分析。由于日本股市经历了在汇率升值到基本均衡的过程中,股市泡沫生成与破灭的全过程。然后,本文详细介绍了汇率是怎样影响我国股市的机制,并进一步对我国股市在24个月内的泡沫度进行了测量,然后用一些宏观的经济参考指标对实证结果进行评价。在本章的最后,对我国与日本进行了比较分析,说明我国股市存在的泡沫与日本当时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第五章是本文的实证结论部分。本章在总结第四章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我国股市的泡沫现象、升值背景以及政策调控进行了总结分析。本章是全文研究的重点,也是研究的目的所在。第六章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相应从五个方面对我国股市如何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