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是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生产要素。在资本和技术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必然会带来农村土地的变动与流转。从发达国家土地流转的经验来看,农地流转的前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而界定清晰的土地产权和推进农地制度持续创新对于农地流转至关重要。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国家强行采取超经济手段配置资源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其直接后果是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靠农业积累加速发展工业等,结果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滞于农村,承受着半失业的痛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试行和广泛推广,旧体制掩盖下的农村劳动力隐性剩余开始显性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呈大规模流动之势。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农地市场不断发育,农地流转规模逐渐扩大,但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量相比,农地流转总体上仍然缓慢。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剩余劳动力转移下的农地流转问题,实现农地的规范有序流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内容由以下六章构成: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论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介绍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地流转涉及众多相关理论,本文主要对经济发展理论、资源配置理论、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总结,从而为论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对部分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农地流转进行了考察。主要选择美国、英国和日本三个国家,在对这三个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它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方面的经验,指明这些经验对于推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三章是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情况的考察。在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利用国家农业部的有关统计资料,对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农地流转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农地流转的区域差异;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农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土地流转市场供需失衡、农地流过程中的契约大多为口头契约、农地流转过程对农民权益的侵害等,其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大量高素质劳动力外出和转移、土地产权模糊等。
第四章是个案研究。这一章以贵州省和平坝县为例,就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进行调查研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重点分析平坝县外出务工的年龄情况、教育程度、地区分布以及行业分布等;在农地流转方面,重点分析平坝县农户之间土地流转情况、流转意愿及土地流转的特点。
第五章是推动新形势下中国农地流转的政策建议。这一章首先探讨了提出农地流转政策建议的逻辑基础,然后设计促进农地有序流转的政策框架,最后围绕政策框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在这一章,从十个方面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从五个方面总结了论文的创新,同时从三个方面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本文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
第一,在资本和技术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和土地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两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当其中一种生产要素发生变动时,必然会带来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变化与流动,而要素规范、高效流转的前提在于产权界定清晰、要素流动或流转的交易成本降低。
第二,土地流转的前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才能真正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并培育完善的农村土地市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模式息息相关。此外,界定清晰的产权和推进农地制度持续创新对于农地流转至关重要。
第三,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国家采取超经济手段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结果是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靠农业积累加速发展工业等,广大农民基本上被排斥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之外,承受着半失业的痛苦。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试行和广泛推广,农村劳动力资源在农业内部得到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隐性剩余开始显性化,并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呈大规模流动趋势。
第四,建国后农地流转制度的变迁大致经历了行政调拨流转、分配流转、准市场化流转三个阶段。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地市场不断发育,农地流转的规模逐渐扩大,但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量相比,农地流转仍然缓慢,土地流转和农地市场发育的区域差异较大。
第五,平坝县的个案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土地流转频率较高,农地流转具有形式多样、动机发生变化、土地流转范围、土地流转的市场取向开始显现等特点。
第六,农地有序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前提,而农地的有序流转必须要以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农地市场的发育为前提。促进农地有序流转,应从转出意愿的实现(有效供给主体)、转入意愿的实现(有效需求主体)、降低交易成本(有效的交易制度环境)三个方面着手进行考虑,同时进行具体的政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