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树是世界范围内栽培最广泛的果树之一。中国自1992年起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其中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最符合苹果优势区域的要求。陕西省是中国两大苹果产业优生带之一,陕西洛川是中国唯一农业气候区主要气象指标全部符合苹果生长最适宜区七项指标要求的优生区。2003年至今陕西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首位,目前已超过800万亩。陕西苹果产业已成为陕西省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苹果树腐烂病是广泛分布在世界各苹果产区的一种病害,尤其近年来在中国陕西省危害程度和发生面积日趋严重,不同品种从幼树到老龄树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可使树势衰弱,常造成死枝、死树,甚至毁园现象。为此本论文对陕西苹果树腐烂病进行了的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腐烂病的分布和发生规律;发生危害程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腐烂病病原菌的研究、苹果树腐烂病无公害防治新技术及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近年来陕西省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危害程度逐年加重,造成的产量损失巨大;其中陕北丘陵沟壑区和渭北高原沟壑区危害最为严重(平均病株率32.5%),其次为渭北台塬西部区(平均病株率24.7%),渭北台塬东部区发生危害情况最轻(平均病株率14.6%)。2.对苹果树腐烂病的周年发生调查表明,3月份开始有新病斑出现并开始扩展,数量占全年的70%;5~6月份出现发病高峰,7月份病斑数量及扩展突然锐减;8、9月份出现秋季发病高峰;10月份下旬基本停止,11月份到次年3月份为休眠期,无新病斑出现和扩展现象。3.陕西等地苹果树腐烂病10年以上结果树的大枝干上发病最严重;其发生危害程度除受栽植密度、树龄、土壤类型、果园地貌特征、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外,还与品种相关,因此从抗腐烂病品种方面来防治该病值得进一步推广。4.经分析发现,11~12月和来年3~4月降水情况与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率呈负相关,因此首次从改变土壤水分的角度进行该病的防治,经过2年的滴灌和沟灌试验,结果表明:适时适当的土壤持水量对该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抑制作用,分别使新病斑的发生率相对减少28.0%和16.0%,旧病斑的复发率分别相对低16.7%和13.3%;单果大小、质量有所提高,产量分别相对提高11.3%和7.5%。5.针对苹果树腐烂病多年来的发病和防治情况,系统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进一步完善了该病的综合防治计划。6.首次利用贴药,即“腐必贴”的形式进行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其对苹果树伤口的平均愈合率达50.6%,且优于目前防治苹果腐烂病的其它方式,为腐烂病的防治,促进和保护苹果无公害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