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的同时,腐败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构成威胁,腐败现象日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党和政府历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国家政权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我国参与反腐败的多个主体中,政党为主导、政府职能部门具体实施、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其中,社会力量参与反腐是执政党反腐、政府部门反腐的重要补充,同时,在实践中,其反腐效用也是前二者所不可替代的。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监督理论和治理、善治视域下的公众参与理论作为分析工具,突破既有的各种反腐模式,将公众参与融入到反腐败常态中去。本文从社会治理视野观察,公众参与是反腐败的社会基础,有利于提高公众信任和腐败治理效率,有利于破坏腐败网络,形成良好的文化和制度环境,构建党群、政民的良性互动合作的反腐败模式。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实例分析、调查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分析当前公众参与反腐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制约公众参与腐败治理的主要因素是制度规范不够完善党政部门存在不正确认识、缺少有效的教育引导、腐败的行为特征影响、社会环境制约和缺乏有效的机制制度保障。通过研究得出结论:要高度重视和承认公众参与反腐败的主体地位,正确建立和运用公众参与反腐败的模式,不断完善公众广泛合法有序参与反腐败。进一步推动公众参与反腐败,通过强化教育动员、协调好各方要素关系、把握好公众参与量度、推动反腐败公众广泛参与、加强规范制约、完善保障激励等方式方法,对完善和加强公众参与反腐败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