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08年5月12日四川龙门山断裂带上发生Ms8.0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由于龙门山断裂带地区具有复杂的地质结构以及该地区的地表滑动速率较小,被认为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四川龙门山断裂带上发生Ms8.0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由于龙门山断裂带地区具有复杂的地质结构以及该地区的地表滑动速率较小,被认为是地震的“平静区”,此次汶川地震的突发性及其强度出乎地学家们意料,带来了很大的疑问:在如此小的地表滑动速率的条件下,何以造成如此巨大的地震的能量又是如何积累的?由此,使得我们对建立和研究龙门山力学理论模型有了新的思考。龙门山断裂带地表的低滑动速率并不意味着地震活动性就是较弱的,考虑到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其深浅构造变形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或许该地区深处的滑动速率才是造成此次地震的主要因素,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根据龙门山断裂带地区的构造特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二维的地质模型,采用粘弹性接触分析方法,对龙门山断裂带应力分布和深层构造变形进行研究,进行了以下工作:(1)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对研究对象进行建模。在有限元建模中,考虑到龙门山断裂带地质结构的特殊性及复杂性,模型将涉及尽量大的区域,包括长度和深度。(2)模型所涉及到的上地壳定义为弹性体区域,下地壳和上地幔则定义为粘弹性体区域,而且模型的断层处、上地壳与下地壳之间以及下地壳与上地幔之间施加接触约束。(3)通过有限元程序对青藏高原物质东流过程中龙门山断裂带及其周边地区的应力分布进行模拟分析。(4)依据模型的数值模拟,考察龙门山断裂带断层位移滑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模型深浅滑动速率进行分析并探讨浅表变形速率较小情况下发生汶川大地震的可能潜在因素。通过对龙门山断裂带地区有限元研究,得到的理论数据结果具有理论和应用分析意义。结合龙门山深部构造特征、断层的活动性及青藏高原物质运移的作用机理,对汶川地震成因及其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地震作用下高层、高耸结构的转动惯性效应。针对高层、高耸结构,考虑弯曲、剪切和轴向变形,建立层/段间剪力和弯矩的计算公式;构建“被研究块体”,推导给出考虑转动
CAN总线技术已被成功地应用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医疗设备、安防、航海设备等领域。CAN因为其卓越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使其成为最有前途的工业现场总线之一,并已经被国际标准
在许多工业控制领域中,被控对象的运动路径往往是直线形式。直线电机能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的机械能,省去中间的变换环节,给负载提供直线运动形式的推力,以获得单向或双向的有限可控位移,并且具有长行程、低惯量、高精度、快响应和高速度等特点,因此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本文对直线电机的原理、结构、分类和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重点对圆筒型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本文采用
整定计算是保障现代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性工作,合理的整定计算对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保护装置的灵敏性、选择性和速动性要靠整定计算获得的合理保护定值来保证。本文选择地区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的开发作为主攻方向,论文首先确定整定计算软件的设计思想、功能划分、系统结构和开发环境;然后研究了基于数据库的图形平台、网络拓扑和运行方式组合,详细讨论了伴有拓扑结构和阻抗参数变化的复杂电网故障计算方法;对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作为一种新型的级联多电平换流器,结构高度模块化、易于级联且具有公共的直流母线,非常适合于直流输电领域。MMC在不同的电压等级下,只需要改变子模块的个数就可以满足其要求,并且随着电平数的增大,谐波输出越小,子模块的开关频率也可以得到下降,无需另加交流滤波装置。本文从MMC的拓扑结构入手,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MMC子模块的3个状态和6个工作模式进行了介绍。调制
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FGM)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均匀复合材料,由于其新颖的可设计性和传统复合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已成为许多新型结构所选用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