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学校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干预方式进行描述性分析,进一步探讨学校流感暴发疫情的最佳干预时机和最佳干预方式,为学校流感暴发疫情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发表于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的发生时间在2004-2014年的学校流感暴发疫情数据,建立文献数据库分析其流行特征,利用多因素分析研究学校流感暴发疫情的最佳干预时机。利用重庆市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的一起发生在重庆市某小学的实际流感暴发疫情数据,使用流感传播动力学模型进行学校流感暴发疫情最佳干预方式的研究,所研究干预方式为针对病例的措施(隔离+治疗),针对环境的措施(通风+消毒)和针对暴露者的措施(健康教育+晨检+停课+预防服药+疫苗接种),共计3类9种。在不考虑成本时以疫情持续时间、新发病例数、罹患率和罹患率降低百分比作为干预效果评价指标,在考虑成本时以成本-效果比作为评价指标。结果:1.文献数据库累计共纳入107篇文献,包括109起疫情数据。2.2004-2014年间学校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1)病毒类型:以h1n1为主,占比高达47.17%(50起),其次为b型,有32起(30.19%),h3n2型最少22.64%(24例);(2)发生机构:学校流感暴发疫情多发生在小学,占47.06%(48起)中学占35.29%(36起)次之,高校/技校占比10.78%(11起)最少;(3)南北分布:南方发生82起(75.93%),北方发生26起(24.07%),南方多于北方;(4)城乡分布:城市发生57起(54.81%),农村发生47起(45.19%);(5)持续时间:疫情最短持续4天,最长持续46天,疫情持续时间>10天的有74.31%(81起),其中有18起(16.51%)疫情持续时间超过20天;(6)病例数:学校流感暴发疫情的病例数最少10人,最多578人,67.89%(74起)的病例数超过50,仅10起(9.17%)病例数小于等于20;(7)罹患率:罹患率最低0.24%,最高60%,27.52%(38起)的累计罹患率超过10%,其中19起(13.76%)罹患率超过20%。3.干预时机:学校流感暴发疫情的持续时间和病毒类型、学校规模、干预时间和干预规模有关。学校流感暴发疫情的病例数和病毒类型、学校规模和干预规模有关。4.干预方式:各干预方式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隔离、治疗患者、健康教育、通风、晨检、消毒、预防服药、停课、疫苗。所有疫情均采用了针对病例的干预方式(隔离+治疗),5种及以上干预方式组合干预的比例达到94.4%。不考虑成本时综合而言,学校流感暴发疫情所采取干预方式数越多,其干预效果越好。9种方式组合干预方式(治疗+隔离+健康教育+消毒+预防服药+停课+暴露前疫苗50%+通风+晨检)为最理想干预方式,暴发前接种流感疫苗效果较疫情暴发后应急接种效果更好。6种干预方式联合(治疗+隔离+通风+晨检+健康教育+消毒)干预较5种方式联合(治疗+隔离+通风+晨检+健康教育)干预可明显缩短疫情持续时间。7种干预方式联合(治疗+隔离+通风+晨检+健康教育+消毒+预防服药)和8种方式联合(治疗+隔离+通风+消毒+晨检+健康教育+预防服药+停课)效果相差不大。在采取8种干预方式联合(治疗+隔离+健康教育+通风+晨检+消毒+预防服药+停课)干预时进一步合并暴发后应急疫苗接种并不能取得更好的防控效果。考虑成本时,综合而言介入方式数越少,成本-效果比越低,8种方式联合干预(治疗+隔离+健康教育+通风+晨检+消毒+预防服药+停课)成本-效果比低于7种方式联合干预(治疗+隔离+健康教育+通风+晨检+消毒+预防服药)。结论:学校流感暴发疫情最佳干预时间为5天以内,最佳干预规模为16-30例之间,不考虑成本,最理想干预方式为9种方式组合干预(治疗+隔离+通风+晨检+健康教育+消毒+预防服药+停课+暴露前疫苗50%),考虑成本最理想干预方式为5种方式组合(治疗+隔离+通风+晨检+健康教育)。综合考虑,学校流感暴发疫情最佳干预措施为6种方式组合干预(治疗+隔离+通风+晨检+健康教育+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