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槐属(Sophora)植物属于豆科(Leguminosae),全属共约90余种,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约30多种,南北均产。至今从该属中分离鉴定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生物碱、黄酮、酚类、萜类等类型的化合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ion)是槐属中的一员,全国除青海、新疆外大部分地区有产。中药苦参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效。其活性成分主要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槐果碱等生物碱和带异戊烯基支链的黄酮两大类。为了进一步挖掘传统中药的活性成分,本论文对中药苦参的干燥根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利用柱层析(CC)、制备薄层层析(PTLC)、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得到60余个化合物,并且利用UV、IR、MS、1H NMR、13C NMR、DEPT、2D-NMR、NOE、CD及旋光等现代波谱技术,结合相关文献数据以及与标样对照,鉴定了58个化合物的结构。它们主要为异戊烯基黄酮、紫檀烷、异黄酮、苯丙素、木脂素以及三萜类化合物。其中9个为新化合物,包括两个黄酮二聚体、两个二氢黄酮、两个二氢黄酮醇、一个黄酮醇、一个紫檀烷衍生物以及一个木脂素。此外,还有一个顺式查耳酮为首次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为了验证黄酮二聚体的生物合成路径及满足生物活性试验的需要,利用不对称合成方法、通过手性催化剂对化合物24(黄酮二聚体)进行了半合成。为了寻找该种植物的活性成分,我们对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抗菌活性的测试,发现化合物3、10、14、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化合物10、14、21、36对枯草杆菌以及化合物1、10、14、36对大肠杆菌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的热点,因此,我们对苦参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及波谱特征进行了综述。本论文的研究丰富了天然产物数据库,有望对植物化学分类学、新药筛选和生物合成作出较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