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药药性学理论的研究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sh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主要是在对全国各地苗药药性理论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苗药药性理论进行合理整合和系统整理,以期建立起相对统一和规范的苗药药性学理论体系,并用以对常用苗药品种进行描述。 方法:本课题主要是在对全国各地苗族医药广泛调研、查阅文献和部分实践的基础上来综合分析研究,完成对苗药理论的系统整理和提升,提炼出苗药药性学理论。并按此理论体系对常用的300多味苗药进行系统的描述。 结果:在大量调研资料、文献分析,实践和考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药性与属经”、“药物质征”、“走关与入架”、“功能与主治”为核心的苗药药性学理论体系、并按此体系完成了所选苗药的药性表述。 结论:初步建立起了相对统一和规范的苗药药性学理论体系,并完成了对常用的苗药的系统整理。本项目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苗医药理论,为指导临床用药、为促进苗族医药学术发展、为苗药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最主要的用药形式,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具体体现。中药尤其是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研究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抗血管新生小复方—
克班宁(Crebanine,Cre)是一种异喹啉类阿朴菲型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防己科千金藤属(Stephania)的部分种中。动物实验表明克班宁具有显著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本课题在完成
钩枝藤(Ancistrocladus tectorius)为钩枝藤科钩枝藤属植物,在我国仅分布于海南岛,体外活性实验表明,钩枝藤茎、枝乙醇提取物具有体外细胞毒活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钩枝藤化学成分的研究,寻找抗肿瘤活性成分。本文利用硅胶柱色谱、氧化铝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手段,从钩枝藤茎、枝中分离得到18个成分,运用~1H-NMR、~(13)C-NMR、IR、MS等波谱技
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为蓼科大黄属植物,主要成分有蒽醌、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等;大黄多糖:DHP-1和DHP-2;大黄鞣质(水解型和缩合型),具有泻下,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止血